题目内容
7.硫酸亚铁(Fe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实验室通过如下实验由废铁屑制备FeSO4•7H2O晶体:①将5% Na2CO3溶液加入到盛有一定量废铁屑的烧杯中,加热数分钟,用倾析法除去Na2CO3溶液,然后将废铁屑用水洗涤2~3遍;②向洗涤过的废铁屑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控制温度在50~80℃之间至铁屑耗尽;
③趁热过滤,将滤液转入到密闭容器中,静置、冷却结晶;
④待结晶完毕后,滤出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2~3次,再用滤纸将晶体吸干;
⑤将制得的FeSO4•7H2O晶体放在一个小广口瓶中,密闭保存.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Fe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Ar]3d6
(2)用轨道表示式表示Fe3+的3d电子的排布情况
(3)Fe(OH)3在碱性介质中与NaClO反应生成Na2FeO4和NaCl,ClO-的电子式是,Fe(OH)3与NaCl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Fe(OH)3+3NaClO+4NaOH═2Na2FeO4+3NaCl+5H2O.
(4)硫酸亚铁制备中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除去铁屑上的油污.
(5)实验步骤②明显不合理,理由是铁耗尽会使亚铁离子被氧化Fe3+.
(6)实验步骤④中用少量冰水洗涤晶体,其目的是洗涤晶体中混有的稀硫酸,减少洗涤过程中晶体的损耗..
分析 (1)铁是26号元素,铁原子核外有26个电子,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变成亚铁离子,根据构造原理写出亚铁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式;
(2)根据铁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结合能量最低原则、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写出核外电子排布式,然后根据3d轨道含有的电子数写出其3d电子的排布情况;
(3)根据“Fe(OH)3在碱性介质中与NaClO反应生成Na2FeO4和NaCl”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根据碳酸钠溶液为碱性溶液,能够除去油污进行分析;
(5)铁屑耗尽,不能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
(6)温度低,晶体的溶解度小.
解答 解:(1)铁是26号元素,铁原子核外有26个电子,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变成亚铁离子,Fe2+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6,故答案为:[Ar]3d6;
(2)Fe最外层电子数为26,失去3个电子后,核外电子数变为23,由于先失去最外层电子,可写出铁离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所以3d轨道含有5个电子,根据洪特规则,电子总是优先占据1个轨道,并且自旋方向相同,所以Fe3+的3d电子的排布情况是:,
故答案为:;
(3)Fe(OH)3在碱性介质中与NaClO反应生成Na2FeO4和Na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OH)3+3NaClO+4NaOH═2Na2FeO4+3NaCl+5H2O,
故答案为:2Fe(OH)3+3NaClO+4NaOH═2Na2FeO4+3NaCl+5H2O;
(4)Na2CO3溶液显碱性,可以除去铁屑上的油污,升高温度,促进了Na2CO3的水解,溶液碱性增强,去油污能力增强,
故答案为:除去铁屑上的油污.
(5)因亚铁离子易被氧化,加Fe可防止氧化,所以实验步骤②明显不合理,理由是铁耗尽会使亚铁离子被氧化成Fe3+,
故答案为:铁耗尽会使亚铁离子被氧化Fe3+;
(6)温度低,晶体的溶解度小,则少量冰水洗涤,可防止晶体溶解,故答案为:洗涤晶体中混有的稀硫酸,减少洗涤过程中晶体的损耗.
点评 本题考查了核外电子排布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实验方案设计的评价,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化学方程式、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原则,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①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该反应的反应热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5分钟后达到平衡,测得N2为0.2mol,H2为0.6mol,NH3为0.2mol.氮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N2)=0.01mol•L-1•min-1,H2的转化率为33.3%(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③欲提高②容器中H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D.
A.把气体的体积压缩至1L B.向容器中再充入惰性气体
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 D.液化生成物分离出氨
(2)根据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报道,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掺有少量Fe2O3和TiO2)表面与水发生下列反应:
2N2(g)+6H2O(l)4NH3(g)+3O2(g)△H=a kJ/mol
进一步研究NH3生成量与温度关系,常压下达到平衡时测得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T/K | 303 | 313 | 323 |
NH3生成量/(10-6mol) | 4.8 | 5.9 | 6.0 |
A. | 1:2:3 | B. | 2:1:1 | C. | 4:2:1 | D. | 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