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 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后加热:NH${\;}_{4}^{+}$+OH-$\frac{\underline{\;\;△\;\;}}{\;}$NH3↑+H2O | |
B. | Ca(HCO3)2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 Ca2++HCO3-+OH-=CaCO3↓+H2O | |
C. | NaHSO4溶液和B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呈中性:Ba2++OH-+H++SO42-=BaSO4↓+H2O | |
D. | 向Fe(OH)2中加入稀硝酸:3Fe2++4H++NO${\;}_{3}^{-}$═3Fe3++NO↑+2H2O |
分析 A.漏掉了碳酸氢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反应;
B.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钙、氢氧化钠和水;
C.离子个数配比不符合物质结构;
D.氢氧化亚铁为沉淀应保留化学式.
解答 解:A.碳酸氢铵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一水合氨,离子方程式:2OH-+NH4++HCO3-=CO32-+NH3•H2O+H2O,故A错误;
B.Ca(HCO3)2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离子方程式:Ca2++HCO3-+OH-=CaCO3↓+H2O,故B正确;
C.NaHSO4溶液和B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呈中性,离子方程:Ba2++2OH-+2H++SO42-=BaSO4↓+2H2O,故C错误;
D.向Fe(OH)2中加入稀硝酸,离子方程式:3Fe(OH)2+10H++NO3-═3Fe3++NO↑+8H2O,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反应实质及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是解题关键,注意反应物用量对反应的影响,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7.下列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铝箔插入稀HNO3中,无现象,说明铝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 |
B. | 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可能存在大量的Na+、Ba2+、AlO2-、NO3- | |
C. | 明矾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 | |
D. | 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的离子方程式为2AlO${\;}_{2}^{-}$+CO2+3H2O═2Al(OH)3↓+CO${\;}_{3}^{2-}$ |
14.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当1mol氧化剂参加反应时,被氧化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为( )
A. | 10 mol | B. | 11 mol | C. | 12 mol | D. | 13 mol |
11.如图1表示气体的制取、性质探究和尾气处理,如图2表示气体的制取,收集和尾气的处理(均省略夹持装置).仅用图中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能完成相关实验,且相关“说明”正确的最合理选项是( )
选项 | a中的物质 | b中的物质 | c中的物质 | d中的物质 | d中的物质 |
A | 浓硫酸 | 铜片 | 品红溶液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c,d中溶液颜色均褪色,依次体现SO2漂白性和还原性 |
B | 浓硫酸 | 蔗糖 | 紫色石蕊溶液 | NaOH溶液 | c中溶液变红色,不能判断是SO2的作用 |
C | 稀硝酸 | Cu | 收集NO2 | H2O | d中反应每消耗3mol氧化剂,转移2mol电子 |
D | 浓氨水 | 碱石灰 | 收集NH3 | 稀H2SO4 | d中反应产物可作肥料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18.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 室温下,pH=3的氢氟酸加水稀释后,电离常数Ka(HF)和pH均减小 | |
B. | 室温下,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 | |
C. | 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frac{c(O{H}^{-})}{c(N{H}_{3}•{H}_{2}O)}$增大 | |
D. | 室温下,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pH=7时,c(SO42-)=c(NH4+) |
12.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溶液颜色为无色的是( )
A. | Na+、MnO4-、K+、NO3-SO32- | B. | Na+、S2-、SO32-、H+、NO3- | ||
C. | Na+、S2-、OH-、K+、Cl- | D. | HCO3-、H+、Na+、Ca2+ SO32- |
13.分别用一种试剂将下列物质中混入的少量杂质除去(括号内为混入的杂质)
物质 | 需加入适量的试剂 | 有关离子方程式 |
HNO3(H2SO4) | ||
ZnSO4(CuSO4) | ||
NaCl(Na2C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