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7.下列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铝箔插入稀HNO3中,无现象,说明铝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B.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可能存在大量的Na+、Ba2+、AlO2-、NO3-
C.明矾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
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的离子方程式为2AlO${\;}_{2}^{-}$+CO2+3H2O═2Al(OH)3↓+CO${\;}_{3}^{2-}$

分析 A、常温下铝在浓硝酸、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B、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可能为酸或碱,酸溶液中硝酸根存在,不会生成氢气,碱溶液中离子可以共存;
C、明矾溶于水,溶液中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能净水但不能杀菌消毒;
D、过量二氧化碳和偏铝酸钠溶液中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铝沉淀.

解答 解:A、常温下铝在浓硝酸、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稀硝酸中铝发生反应,不能发生钝化,故A错误;
B、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可能为酸或碱,酸溶液中硝酸根存在,不会生成氢气,酸溶液中AlO2-会生成氢氧化铝沉淀,酸溶液中不能共存,但碱溶液中可以共存,故B正确;
C、明矾溶于水,溶液中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杂质能净水,但不能杀菌消毒,故C错误;
D、过量二氧化碳和偏铝酸钠溶液中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铝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2H2O═Al(OH)3↓+HCO3-,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离子水解原理、离子共存的分析应用,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5.高锰酸钾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强氧化剂,实验室制备高锰酸钾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MnO2熔融氧化:3MnO2+KClO3+6KOH $\frac{\underline{\;熔融\;}}{\;}$3K2MnO4+KCl+3H2O;
K2MnO4歧化:3K2MnO4+2CO2=2KMnO4+MnO2↓+2K2CO3
已知K2MnO4溶液显绿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MnO2熔融氧化应放在④中加热(填仪器编号).
①烧杯 ②瓷坩埚 ③蒸发皿 ④钨坩埚
(2)在MnO2熔融氧化所得产物的热浸取液中通入CO2气体,使K2MnO4歧化的过程在如图装置中进行,A、B、C、D、E为旋塞,F、G为气囊,H为带套管的玻璃棒.
①为了能充分利用CO2,装置中使用了两个气囊.当试管内依次加入块状碳酸钙和盐酸后,关闭旋塞B、E,微开旋塞A,打开旋塞C、D,往热K2MnO4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未反应的CO2被收集到气囊F中.待气囊F收集到较多气体时,关闭旋塞A、C,打开旋塞B、D、E,轻轻挤压气囊F,使CO2气体缓缓地压入K2MnO4溶液中再次反应,未反应的CO2气体又被收集在气囊G中.然后将气囊G中的气体挤压入气囊F中,如此反复,直至K2MnO4完全反应.
②通入CO2后,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滤纸上,观察到用玻璃棒蘸取三颈烧瓶内的溶液点在滤纸上,若滤纸上只有紫红色痕迹,无绿色痕迹证明歧化反应已发生.
(3)将三颈烧瓶中所得产物进行过滤,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蒸发浓缩,自然冷却结晶,过滤,得到针状的高锰酸钾晶体.本实验应采用低温烘干的方法来干燥产品,原因是溶液表面出现晶膜为止、高锰酸钾晶体受热易分解.
(4)利用氧化还原滴定法进行高锰酸钾纯度分析,原理为: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现称取制得的高锰酸钾产品7.245g,配成500mL溶液,用滴定管量取25.00mL待测液,用0.1000mol•L-1草酸钠标准溶液液进行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液体积为50.00mL(不考虑杂质的反应),则高锰酸钾产品的纯度为87.23%(保留3位有效数字,已知M(KMnO4)=158g•mol-1).若量取待测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待测液润洗或烘干,则最终测定结果将偏小.(填“偏大”、“偏小”、“不变”)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