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1.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
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③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
④B物质的量浓度.
A. | ①④ | B. | 只有②③ | C. | ②③④ | D. | 只有④ |
分析 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解答 解:①由于气体的质量会发生变化,所以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则反应达到平衡,故正确;
②由于该反应是在恒容的密闭容器内进行的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相等的反应,所以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因此不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故错误;
③由于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应,所以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故正确;
④B是气体,若反应未达到平衡,则B的物质的量浓度就会发生变化,所以B物质的量浓度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XO4>H2YO4>H3ZO4,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原子半径:X>Y>Z | B. | 非金属性:X>Y>Z | ||
C. |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H3>H2Y>HX | D. | 原子序数:Z>Y>X |
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片刻,滴加银氨溶液,再水浴加热 | 无银镜生成 | 淀粉未发生水解 |
B | 将一铝箔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 铝箔熔化但不滴落 | 铝箔表面生成致密的Al2O3薄膜,且Al2O3熔点高于Al |
C | 铜放入稀硫酸中,再加入硝酸钠固体 | 开始无明显现象,后溶液变蓝,有明显的气泡放出,铜溶解 | 硝酸钠可以加快铜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 |
D | 向2 mL 0.1 mol/L Na2S溶液中滴几滴0.1 mol/L ZnSO4溶液;再加入几滴0.1 mol/L CuSO4溶液 |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生成黑色沉淀 | 溶度积(Ksp):ZnS>CuS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19.下列各种观点正确的是( )
A. | 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甲苯中含有碳碳双键 | |
B. | 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因而乙烯能在一定条件下聚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 |
C. | 有机物的水溶液一定不能导电 | |
D. | 通常情况下呈气态的烃含有的碳原子一定不多于四个 |
6.以乙醇为原料,用下述6种类型的反应:①氧化;②消去;③加成;④酯化;⑤水解⑥加聚,来合成乙二酸乙二酯( )的正确顺序是( )
A. | ①⑤②③④ | B. | ①②③④⑤ | C. | ②③⑤①④ | D. | ②③⑤①⑥ |
16.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 | 锌粒与稀H2SO4的反应 | B. |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 ||
C. | 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 | D. | 浓硫酸的稀释 |
3.有机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简化表示,如CH3-CH=CH-CH3可简写为.有机物X的键线式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X的化学式为C8H8 | |
B. | 有机物Y是X的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则Y的结构简式为 | |
C. | X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
D. | X与足量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环状的饱和烃Z,Z的一氯代物有4种 |
20.在某温度下,将20g苯乙烯(C6H5CH=CH2)溶于30g苯中,所得混合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A. | 92.1% | B. | 84.6% | C. | 92.3% | D. | 8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