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Ⅰ)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t/℃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O]•[{H}_{2}O]}{[C{O}_{2}]•[{H}_{2}]}$.
(2)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BC.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H2)正=V(H2O)逆
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830℃.
(Ⅱ)难溶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既存在溶解平衡又存在电离平衡.
已知Cu(OH)2═Cu2++2OH-,KSP=c(Cu2+)•[c(OH-)]2=2×l0-20.当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方次的乘积大于溶度积时,则产生沉淀,反之固体溶解.
(1)某CuSO4溶液里c(Cu2+)=0.02mol•L-1,如要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沉淀pH使之大于5.
(2)要使0.2mol•L-1CuSO4溶液中Cu2+沉淀较为完全(使Cu2+浓度降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PH为6.
分析 (Ⅰ)(1)根据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浓度幂之积计算;
(2)根据温度对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来回答;
(3)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浓度不变;
(4)计算平衡常数的值,可找出对应温度;
(Ⅱ)(1)根据Ksp=c(Cu2+)•[c(OH-)]2=2×10-20,根据Cu2+离子的浓度计算OH-离子的浓度,根据水的离子积常数计算氢离子浓度,并以此计算溶液pH值;
(2)Cu2+沉淀较为完全浓度降至原来的千分之一,根据Ksp求出OH-离子的浓度,再求pH.
解答 解:(Ⅰ)(1)因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所以为K=$\frac{[CO]•[{H}_{2}O]}{[C{O}_{2}]•[{H}_{2}]}$,故答案为:$\frac{[CO]•[{H}_{2}O]}{[C{O}_{2}]•[{H}_{2}]}$;
(2)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由表可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因此正反应方向吸热,
故答案为:吸热;
(3)A、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的反应,压强的改变不会要引起平衡移动,故A错误;
B、化学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故B正确;
C、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v正=v逆,所以v正(H2)=v逆(H2O)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c(CO2)=c(CO)时,不能表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一定达到了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答案为:BC;
(4)由3c(CO2)•c(H2)=5c(CO)•c(H2O),可知k=$\frac{[CO]•[{H}_{2}O]}{[C{O}_{2}]•[{H}_{2}]}$=1.0,对应温度为830℃,故答案为:830;
(Ⅱ)(1)某CuSO4溶液里c(Cu2+)=0.02mol/L,如果生成Cu(OH)2沉淀,则应有c(OH-)≥$\sqrt{\frac{2×1{0}^{-20}}{0.02}}$mol/L=10-9mol/L,则c(H+)≤$\frac{1×1{0}^{-14}}{1{0}^{-9}}$mol/L=10-5mol/L,所以pH≥-lg(10-5)=5,
故答案为:5;
(2)Cu2+沉淀较为完全是的浓度为$\frac{0.2mol/L}{1000}$=2×10-4mol/L,
则c(OH-)=$\sqrt{\frac{2×1{0}^{-20}}{2×1{0}^{-4}}}$mol/L═10-8mol/L,
则c(H+)=$\frac{1×1{0}^{-14}}{1{0}^{-8}}$mol/L=10-6mol/L,
所以pH=-lg(10-6)=6,
故答案为:6.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溶度积常数的计算/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平衡常数的利用和计算.
A. | 18 | B. | 16 | C. | 8 | D. | 6 |
A. | 16O2与18O2互为同位素 | |
B. | 16O与18O核外电子排布方式相同 | |
C. | 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 |
D. | 1.12 L 16O2和1.12 L 18O2均含0.1NA个氧原子 |
A. | XY3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 |
B. | 若Y的原子序数为m,则X的原子序数只能是m±4 | |
C. | X和Y可在同一周期,也可在两个不同的周期? | |
D. | X和Y可在同一周期,也可在同一主族 |
A. |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 |
B. |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H3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减小 | |
C. | 平衡时,2v正(NO)=v逆(N2) | |
D. | 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 |
某品牌食醋,在实验室中进行食醋中醋酸含量的定量测定实验.
实验原理: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反应.
(1)因食醋有颜色,可能干扰中和滴定时对指示剂颜色的观察,所以须先脱色,但又不能影响醋酸含量的测定,下列所加脱色剂适宜的是C
(填序号). A、氯水 B、Na2O2C、活性炭 D、SO2
(2)用酸式(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取步骤(1)所得的食醋20.00mL,加入到一洁净的锥形瓶中,并滴加2滴酚酞作指示剂.
(3)用0.5000mol•L-1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并重复滴定操作两次.某同学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食醋的体积/mL | 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 |
第一次 | 20.00 | 19.8 |
第二次 | 20.00 | 21.2 |
第三次 | 20.00 | 19.7 |
无影响(填“有影响”或“无影响”),为什么?稀释过程中溶质物质的量不变,消耗的NaOH物质的量不变.
(5)老师在审核了这一表格后指出,所记录的数据有一明显失误,此失误是滴定管的读数在小数点后没有保留两位.实验操作中也存在着失误,在计算时应舍去这一组数据,这一组是第二次滴定的数据.
(6)请以表格中的数据通过计算后说明该食醋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不符合(填“符合”或“不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