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C9H10O2的有机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写出其中任意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①含有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②分子结构中含有甲基;③能发生水解反应.
分析 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9H10O2,不饱和度为$\frac{2×9+2-10}{2}$=5,能发生水解反应说明含有酯基,再结合含有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分子结构中含有甲基来书写同分异构体.
解答 解: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9H10O2,不饱和度为$\frac{2×9+2-10}{2}$=5,能发生水解反应说明含有酯基,含有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分子结构中含有甲基,则同分异构体有5种:,
故答案为:5;
点评 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判断C9H10O2的官能团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6.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图如图,它有几种官能团( )
A. | 1 | B. | 2 | C. | 3 | D. | 4 |
6.NH3和N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8NH3+6NO2═7N2+12H2O.若还原产物比氧化产物少0.1mo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转移电子4.8NA个 | B. | 生成气体的体积42.56L(标准状况) | ||
C. | 还原剂比氧化剂多0.2mol | D. | 被还原的氮原子是11.2g |
10.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正确的是( )
A. | 0.3mol•L-1 的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O42-的总物质的量为0.9mol | |
B. | 当1L水吸收22.4L氨气时所得氨水的浓度不是1mol•L-1,只有当22.4L氨气溶于水制得1L氨水时,其浓度才是1mol•L-1 | |
C. | 在K2SO4和NaCl的中性混合水溶液中,如果Na+和SO42-的物质的量相等,则K+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 |
D. | 10℃时,0.35mol/L的KCl饱和溶液100mL蒸发掉5g水,冷却到10℃时,其体积小于100mL,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35mol/L |
1.在实验室里可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
图甲中:①为氯气发生装置;②的试管里盛有15mL 30% KOH溶液,并置于热水浴中;③的试管里盛有15mL 8% NaOH溶液,并置于冰水浴中;④的试管里加有紫色石蕊试液;⑤为尾气吸收装置.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制取氯气时,在烧瓶里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通过分液漏斗(填写仪器名称)向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浓盐酸.实验室制Cl2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实验时为了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可在①与②之间安装盛有C(填写下列编号字母)的净化装置.
A.碱石灰 B.氢氧化钠溶液 C.饱和食盐水 D.浓硫酸
(2)如果将过量二氧化锰与20mL 12mol•L-1的浓盐酸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氯气明显少于0.06mol.其主要原因有:①浓盐酸挥发变稀,②反应一段时间后,浓盐酸消耗变稀,无法被二氧化锰氧化.
(3)比较制取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条件,二者的差异是
①制取温度不同,制取氯酸钾需要较高温度,制取次氯酸钠需要较低温度;
②制取时,碱的浓度也不同,制取氯酸钾需要浓度较大的碱,制取次氯酸钠需要浓度较小的碱.
反应完毕经冷却后,②的试管中有大量晶体析出.图乙中符合该晶体溶解度曲线的是M(填写编号字母);
从②的试管中分离出该晶体的方法是过滤(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4)实验中可观察到④的试管里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如下变化,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图甲中:①为氯气发生装置;②的试管里盛有15mL 30% KOH溶液,并置于热水浴中;③的试管里盛有15mL 8% NaOH溶液,并置于冰水浴中;④的试管里加有紫色石蕊试液;⑤为尾气吸收装置.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制取氯气时,在烧瓶里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通过分液漏斗(填写仪器名称)向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浓盐酸.实验室制Cl2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实验时为了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可在①与②之间安装盛有C(填写下列编号字母)的净化装置.
A.碱石灰 B.氢氧化钠溶液 C.饱和食盐水 D.浓硫酸
(2)如果将过量二氧化锰与20mL 12mol•L-1的浓盐酸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氯气明显少于0.06mol.其主要原因有:①浓盐酸挥发变稀,②反应一段时间后,浓盐酸消耗变稀,无法被二氧化锰氧化.
(3)比较制取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条件,二者的差异是
①制取温度不同,制取氯酸钾需要较高温度,制取次氯酸钠需要较低温度;
②制取时,碱的浓度也不同,制取氯酸钾需要浓度较大的碱,制取次氯酸钠需要浓度较小的碱.
反应完毕经冷却后,②的试管中有大量晶体析出.图乙中符合该晶体溶解度曲线的是M(填写编号字母);
从②的试管中分离出该晶体的方法是过滤(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4)实验中可观察到④的试管里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如下变化,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实验现象 | 原因 |
溶液最初从紫色逐渐变为红色 |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使石蕊变色 |
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
然后溶液从无色逐渐变为浅黄绿色 | 过量氯气溶解于水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