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里关于古代青铜器的修复引起了某研学小组的兴趣。修旧如旧是文物保护的主旨。

1)查阅高中教材得知铜锈为Cu2(OH)2CO3,俗称铜绿,可溶于酸。铜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青铜器的艺术价值。参与形成铜绿的物质有Cu____

2)继续查阅中国知网,了解到铜锈的成分非常复杂,主要成分有Cu2(OH)2CO3Cu2(OH)3Cl。考古学家将铜锈分为无害锈和有害锈,结构如图所示:

Cu2(OH)2CO3Cu2(OH)3Cl分别属于无害锈和有害锈,请解释原因____

3)文献显示有害锈的形成过程中会产生CuCl(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请结合如图回答:

①过程Ⅰ的正极反应物是____

②过程Ⅰ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

4)青铜器的修复有以下三种方法:

.柠檬酸浸法:将腐蚀文物直接放在2%-3%的柠檬酸溶液中浸泡除锈;

.碳酸钠法:将腐蚀文物置于含Na2CO3的缓冲溶液中浸泡,使CuCl转化为难溶的Cu2(OH)2CO3

.BTA保护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碳酸钠法的离子方程式____

②三种方法中,BTA保护法应用最为普遍,分析其可能的优点有____

A.在青铜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透明保护膜

B.替换出锈层中的Cl-,能够高效的除去有害锈

C.和酸浸法相比,不破坏无害锈,可以保护青铜器的艺术价值,做到修旧如旧

D.原子利用率为100%

【答案】O2H2OCO2 Cu2(OH)2CO3为致密结构,可以阻止潮湿空气进入内部进一步腐蚀铜,属于无害锈,Cu2(OH)3Cl为疏松结构,潮湿空气可以进入空隙内将内部的铜进一步腐蚀,属于有害锈 氧气和水 Cu-e-+Cl-=CuCl 4CuCl+O2+2H2O+2CO32-=2Cu2(OH)2CO3+4Cl- ABC

【解析】

(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2)结合图像可知,Cu2(OH)2CO3为致密结构,Cu2(OH)3Cl为疏松结构;

(3)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过程的正极反应物是氧气,Cu作负极;

(4)在青铜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透明保护膜;替换出锈层中的Cl-,能够高效的除去有害锈;BTA保护法不破坏无害锈。

(1)铜锈为Cu2(OH)2CO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参与形成铜绿的物质有CuO2H2OCO2,故答案为:O2H2OCO2

(2)结合图像可知,Cu2(OH)2CO3为致密结构,可以阻止潮湿空气进入内部进一步腐蚀铜,属于无害锈,Cu2(OH)3Cl为疏松结构,潮湿空气可以进入空隙内将内部的铜进一步腐蚀,属于有害锈,故答案为:Cu2(OH)2CO3为致密结构,可以阻止潮湿空气进入内部进一步腐蚀铜,属于无害锈,Cu2(OH)3Cl为疏松结构,潮湿空气可以进入空隙内将内部的铜进一步腐蚀,属于有害锈;

(3)①结合图像可知,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过程的正极反应物是氧气,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故答案为:氧气和水;

②结合图像可知,过程Cu作负极,电极反应式是Cu-e-+Cl-=CuCl,故答案为:Cu-e-+Cl-=CuCl

(4)①碳酸钠法中,Na2CO3的缓冲溶液使CuCl转化为难溶的Cu2(OH)2CO3,离子方程式为4CuCl+O2+2H2O+2CO32-=2Cu2(OH)2CO3+4Cl-,故答案为:4CuCl+O2+2H2O+2CO32-=2Cu2(OH)2CO3+4Cl-

A. 在青铜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透明保护膜,能保护内部金属铜,这能使BTA保护法应用更为普遍,故A正确;

B.Cu2(OH)3Cl为疏松结构,潮湿空气可以进入空隙内将内部的铜进一步腐蚀,属于有害锈。替换出锈层中的Cl-,能够高效的除去有害锈,这能使BTA保护法应用更为普遍,故B正确;

C. 酸浸法会破坏无害锈Cu2(OH)2CO3BTA保护法不破坏无害锈,可以保护青铜器的艺术价值,做到修旧如旧,这能使BTA保护法应用更为普遍,故C正确;

D. 替换出锈层中的Cl-,原子利用率不是100%,故项错误,故答案为:AB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