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具有抗菌作用的白头翁素衍生物I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

.R-HC=CH-R’+R”COOH

.R-HC=CH-R”(以上RR’R”代表氢、烷基或芳基等)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3)合成过程中设计步骤①和④的目的是___

4)试剂a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选填字母序号)。

a.物质A极易溶于水 b.③反应后的试管可以用硝酸洗涤

c.F生成G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d.物质D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钠溶液反应

6)由FI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此反应同时生成另外一个有机副产物且与G互为同分异构体,此有机副产物的结构简式是___

7)已知:RCH2BrR-CH=CH-R1

以乙烯起始原料,结合已知信息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___

【答案】加成反应 2+O22+2H2O 保护碳碳双键,防止催化氧化时被破坏 氢氧化钠的醇溶液或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 bd +I2+HI

【解析】

HBr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B)催化氧化生成(C)(C)发生银镜反应生成(D)(D)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反应生成(E)(E)酸化后生成(F)(F)I2反应生成(G),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H),最终反应生成(I),据此作答。

1)反应①为HBr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因此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2)反应②为催化氧化生成,反应方程式为:2+O22+2H2O

3)步骤①将碳碳双键改变,步骤④将碳碳双键还原,两个步骤保护了碳碳双键,防止催化氧化时碳碳双键被破坏;

4)反应④是发生消去反应反应生成的过程,小区反映的条件是氢氧化钠的醇溶液;

5a. 有机物A中存在羟基,属于亲水基,因此A可溶于水,但不是及易溶于水,a项错误;

b. 反应③为银镜反应,银镜反应后的试管可用硝酸洗涤,b项正确;

c. I2反应生成发生了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不是取代反应,c项错误;

d. 物质D,既可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发生取代反应,也可与盐酸发生取代反应,d项正确;

答案选bd

6F,与I2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I2+HI;另一有机物与G互为同分异构体,根据结构特点可知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7)根据已知条件可知乙烯与水加成生成乙醇,乙醇催化氧化后得到乙醛;乙烯与HBr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溴乙烷,溴乙烷与乙醛反应生成2-丙烯,2-丙烯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因此合成路线可表示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某兴趣小组用镀锌铁皮按下列流程制备七水合硫酸锌(ZnSO4·7H2O)

相关信息如下:

①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相关pH范围。

金属离子

pH

开始沉淀

完全沉淀

Fe3+

1.5

2.8

Fe2+

5.5

8.3

Zn2+

5.4

8.2

ZnSO4的溶解度(物质在100g水中溶解的质量)随温度变化曲线。请回答:

1)①镀锌铁皮上的油污可用Na2CO3溶液去除,理由是__

②步骤Ⅰ可用于判断镀锌层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

2)步骤Ⅱ须加入过量H2O2理由是__

3)步骤Ⅲ,合适的pH范围是__

4)步骤Ⅳ,需要用到下列所有操作:a.蒸发至溶液出现晶膜,停止加热;b.在60℃蒸发溶剂;c.冷却至室温;d.在100℃蒸发溶剂;e.过滤。

请给出上述操作的正确顺序__。(操作可重复使用)

5)步骤Ⅴ,某同学采用不同降温方式进行冷却结晶,测得ZnSO47H2O晶体颗粒大小分布如图所示。根据该实验结果,为了得到颗粒大小相对均一的较大晶粒,宜选择__方式进行冷却结晶。

A.快速降温 B.缓慢降温 C.变速降温

6)①ZnSO47H2O产品的纯度可用配位滴定法测定。

下列关于滴定分析,正确的是__

A.图中,应将凡士林涂在旋塞的a端和旋塞套内的c

B.滴定前,锥形瓶和滴定管均须用标准溶液润洗

C.将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时,应借助烧杯或漏斗等玻璃仪器转移

D.滴定时,通常用左手控制旋塞滴加溶液,右手摇动锥形瓶,使溶液向同一方向旋转

E.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内无气泡,滴定后尖嘴内有气泡,则测得的体积比实际消耗的小

②图中滴定终点是的读数是___mL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