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下列区别苯和己烯的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A. | 分别点燃,有黑烟生成的是苯 | |
B. | 分别加入溴水振荡,静置后分层,上、下两层红棕色均消失的是己烯 | |
C. | 分别加入溴水振荡,静置后分层,下层红棕色消失的是己烯 | |
D. | 分别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静置后水层紫色消失的是己烯 |
分析 己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溴水褪色,而苯与溴水不反应;苯中的含C量高,苯不能被KMnO4氧化,而己烯能被KMnO4氧化,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苯中的含C量高,分别点燃,有黑烟生成的是苯,可鉴别,故A不选;,
B.己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溴水褪色,则分别加入溴水振荡,上下两层颜色都消失,故B不选;
C.苯与溴水不反应,分层后水在下层为无色,己烯下层也无色,结论错误,故C选;
D.苯不能被KMnO4氧化,而己烯能被KMnO4氧化,则加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静置后有机层为无色的是苯,可鉴别,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及物质的鉴别,为高频考点,把握烯烃及苯的性质及萃取现象为解答的关键,注意烯烃与溴水发生加成,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2.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A. | 鉴别集气瓶中的甲烷和乙烯:移去玻璃片,分别点燃,观察火焰的颜色及是否有黑烟 | |
B. | 检验酒精中的少量水:向酒精中加入足量生石灰 | |
C. | 制备氯乙烷(C2H5Cl):将乙烷和氯气的混合气放在光照条件下反应 | |
D. | 证明溴乙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用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
17.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24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A | B. | 20g D2O所含的中子数为10NA | ||
C. | 16g CH4中含C-H键数目为NA | D. | 1 mol 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2NA |
7.已知岩层中的铁橄榄石Fe2SiO4会缓慢转化为磁铁矿:3Fe2SiO4+2CO2→2Fe3O4+3SiO2+2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氧化产物为Fe3O4和SiO2 | |
B. | 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的之比为2:3 | |
C. | 当有1.5mol Fe2SiO4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为3 mol | |
D. | 当有1mol CO2参加反应时,被氧化的Fe2SiO4的物质的量为1mol |
3.工业上用难溶于水的碳酸锶(SrCO3)粉末为原料(含少量钡和铁的化合物)制备高纯六水氯化锶晶体(SrCl2•6H2O),其过程为:
已知:Ⅰ.有关氢氧化物沉淀的pH:
Ⅱ.SrCl2•6H2O 晶体在61℃时开始失去结晶水,100℃时失去全部结晶水.
(1)操作①需要加快反应速率,措施有充分搅拌和加热、适当增加盐酸浓度等(写一种).碳酸锶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rCO3+2H+=Sr2++CO2↑+H2O.
(2)在步骤②-③的过程中,将溶液的pH值由1调节至B;宜用的试剂为E.
A.1.5 B.3.7 C.9.7 D.氨水 E.氢氧化锶粉末 F.碳酸钠晶体
(3)操作③中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Fe(OH)3、BaSO4 (填化学式).
(4)工业上用热风吹干六水氯化锶,适宜的温度是A
A.50~60℃B.80~100℃C.100℃以上
(5)步骤⑥宜选用的无机洗涤剂是饱和氯化锶溶液.
已知:Ⅰ.有关氢氧化物沉淀的pH:
氢氧化物 | Fe(OH)3 | Fe(OH)2 |
开始沉淀的pH | 1.5 | 6.5 |
沉淀完全的pH | 3.7 | 9.7 |
(1)操作①需要加快反应速率,措施有充分搅拌和加热、适当增加盐酸浓度等(写一种).碳酸锶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rCO3+2H+=Sr2++CO2↑+H2O.
(2)在步骤②-③的过程中,将溶液的pH值由1调节至B;宜用的试剂为E.
A.1.5 B.3.7 C.9.7 D.氨水 E.氢氧化锶粉末 F.碳酸钠晶体
(3)操作③中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Fe(OH)3、BaSO4 (填化学式).
(4)工业上用热风吹干六水氯化锶,适宜的温度是A
A.50~60℃B.80~100℃C.100℃以上
(5)步骤⑥宜选用的无机洗涤剂是饱和氯化锶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