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1.含氮废水进入水体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一)某校环保小组的同学认为可以用金属铝将水中的NO3-还原成N2,从而消除氮污染.
(1)配平以下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NO3-+□Al+□H2O→□N2↑+□Al(OH)3+□OH-
(2)以上反应中失电子的物质是Al,还原产物是N2,每生成1mol还原产物,转移的电子数目为10NA.
(3)现需除去1m3含氮0.3mol的废水中的NO3- (设氮元素都以NO3-的形式存在),则至少需要消耗金属铝的物质的量为0.5mol.
(二)2015年8月12日天津海瑞公司危险品爆炸导致NaCN泄漏,对周边的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
(1)NaCN遇水就会产生剧毒物质HCN,请写出其离子方程式CN-+H2OHCN+OH-
(2)天津此次事故中是用双氧水来处理泄漏的NaCN,处理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与NaHCO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CN+H2O2+H2O=NaHCO3+NH3↑
(3)此次事故中不能(填“能”或“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来处理泄漏的NaCN.请用文字结合方程式解释NaCN+H2SO4=Na2SO4+HCN.
分析 (一)(1)分析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找出化合价升高的和化合价降低的元素,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规律结合原子个数守恒配平方程式;
(2)根据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为还原剂,其对应的产物为还原产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为氧化剂,对应还原产物,结合离子方程式计算转移电子数目;
(3)依据方程式:6NO3-+10Al+18H2O═3N2↑+10Al(OH)3+6OH-,计算解答;
(二)(1)NaCN为强碱弱酸盐,水解生成HCN和氢氧化钠;
(2)氰化钠与双氧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氨气;
(3)HCN酸性非常弱,依据强酸制备弱酸原理分析解答.
解答 解:(一)(1)NO3-中氮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价,变化5,Al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3价,变化3,要使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则硝酸根硝酸根系数为6,铝系数为10,依据原子个数守恒反应方程式为:6NO3-+10Al+18H2O═3N2↑+10Al(OH)3+6OH-,
故答案为:6 10 18 3 10 6;
(2)6NO3-+10Al+18H2O═3N2↑+10Al(OH)3+6OH-中,铝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硝酸根离子中N化合价降低,硝酸根为氧化剂,对应产物氮气为还原产物;依据6NO3-~3N2~30e-,可知每生成1mol还原产物,转移电子数为10mol,个数为10NA;
故答案为:Al;N2;10NA;
(3)因为含氮0.3mol的废水中的NO3-的物质的量为0.3mol,根据化学方程式6NO3-+10Al+18H2O═3N2↑+10Al(OH)3+6OH-,0.3mol的硝酸根离子消耗金属铝的物质的量为$\frac{0.3mol×10}{6}$=0.5mol,
故答案为:0.5mol;
(二)(1)NaCN为强碱弱酸盐,水解生成HCN和氢氧化钠,离子方程式:CN-+H2O HCN+OH-;
故答案为:CN-+H2O HCN+OH-;
(2)氰化钠与双氧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氨气,化学方程式:NaCN+H2O2+H2O=NaHCO3+NH3↑;
故答案为:NaCN+H2O2+H2O=NaHCO3+NH3↑;
(3)HCN酸性非常弱,酸化的高锰酸钾中含有大量氢离子,依据强酸制备弱酸原理能生成大量有毒的HCN,方程式:NaCN+H2SO4=Na2SO4+HCN;
故答案为:不能;NaCN+H2SO4=Na2SO4+HCN;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盐类的水解,明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规律、盐类水解规律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A. | 在Fe+Cu2+=Fe2++Cu的反应中Fe作还原剂,在Fe于其他物质反应中Fe一定也作还原剂 | |
B. | 在上述反应中,氧化性:Fe2+>Cu2+ | |
C. |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阳离子氧化性强于排在后面的金属阳离子 | |
D. | SO42-中的硫原子化合价是+6价,处于硫的最高价,因此SO42-氧化性一定很强 |
容器 | 温度/K | 起始物质的量/mol | 平衡物质的量/mol | 平衡常数 | |
CO2 | H2S | H2O | |||
Ⅰ | 607 | 0.11 | 0.41 | 0.01 | / |
Ⅱ | 607 | 0.22 | 0.82 | / | |
Ⅲ | 620 | 0.1 | 0.4 | / | 6.74×10-3 |
A. | 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 |
B. | 607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50×10-3 | |
C. | 容器Ⅱ达到平衡时容器中COS的物质的量为0.02mol | |
D. | 容器Ⅲ达平衡时,再充入少量氦气,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