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以下是牙膏中某些主要成分的检验的实验流程图

(1)关于上述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①中,可用倾析法分离溶液和沉淀;
B.在②中,测得PH>7,可能是牙膏成分中NaF水解引起的;
C.在③中,用新制Cu(OH)2检验会出现绛蓝色沉淀;
D.在④中,放出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不一定出现沉淀;
(2)若要检验牙膏中Ca2+的存在,可用草酸铵溶液(填试剂名称)进行检验.

分析 (1)A.分离溶液和不溶物的方法为过滤;
B.溶液中含有氟化钠,氟离子部分水解生成氟化氢和氢氧根离子;
C.甘油和氢氧化铜之间反应生成的不是沉淀;
D.二氧化碳请通知含有氯化氢气体或二氧化碳过量在石灰水中生成碳酸氢钙,则溶液不会变浑浊;
(2)草酸根离子与钙离子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

解答 解:(1)A.将固体和溶液分离的方法是过滤,可通过倾析法分离溶液和沉淀,故A正确;
B.溶液中氟离子水解溶液呈碱性,则在②中,测得pH>7,可能是牙膏成分中NaF水解引起的,故B正确;
C.甘油和新制氢氧化铜之间的反应为:,所得的溶液显示绛蓝色,据此可检验甘油,但是生成的不是沉淀,故C错误;
D.如果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或二氧化碳量多在氢氧化钙溶液中生成碳酸氢钙溶液,则在④中放出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不一定出现沉淀,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2)草酸根离子与钙离子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所以检验钙离子,可以用草酸铵溶液,
故答案为:草酸铵溶液.

点评 本题考查了探究物质组成的方法,题目难度中等,明确探究原理及常见物质的性质及检验方法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2.乙酰苯胺作为一种常用药,具有解热镇痛的效果.实验室制备乙酰苯胺时,可以用苯胺与乙酸酐或与冰醋酸加热来制取,苯胺与乙酸酐的反应速率远大于与冰醋酸反应的速率,已知苯胺微溶于冷水;纯乙酰苯胺是无色片状晶体,熔点114℃,不溶于冷水,可溶于热水;乙酸酐遇水缓慢反应生成乙酸;现选用苯胺与乙酸酐为原料制取和提纯乙酰苯胺,该放热反应的原理:

实验步骤:
①取5.0mL苯胺(密度1.04g/mL),倒入100mL锥形瓶中,加入20mL水,在旋摇下分批加入6.0mL乙酸酐(密度1.08g/mL),搅拌均匀.若有结块现象产生,用玻璃棒将块状物研碎,再充分搅拌;
②反应完全后,及时把反应混合物转移到烧杯中,冷却后,抽滤,洗涤,得粗乙酰苯胺固体;
③将粗产品转移至150mL烧杯中,加入适量水配制成80℃的饱和溶液,再加入过量20%的水.稍冷后,加半匙活性炭,搅拌下将溶液煮沸3~5min,过滤Ⅰ,用少量沸水淋洗烧杯和漏斗中的固体,合并滤液,冷却结晶,过滤Ⅱ、洗涤、晾干得乙酰苯胺纯品.
(1)步骤①研碎块状产物的用意在于防止原料被产物包裹,使之充分反应,提高产率;反应温度过高会导致苯胺挥发,下列可以控制反应温度,防止反应温度升高过快的操作有BD.
A.反应快结束时的充分搅拌
B.旋摇下分批加入6.0mL乙酸酐
C.玻璃棒将块状物研碎
D.加20ml水
(2)步骤②洗涤粗产品时,选用的溶剂是B.
A.热水           B.冷水           C.1:3乙醇溶液           D.滤液
(3)步骤③两次用到过滤,其中过滤Ⅰ选择趁热过滤;除去活性炭(填“过滤”、“趁热过滤”或“抽滤”);配制热溶液时,加入过量溶剂的作用是AB (选出正确选项);
A.防止后续过程中,溶剂损失可能产生的产物析出
B.防止后续过程中,温度降低可能产生的产物析出
C.除去活性炭未吸附完全的有色杂质
(4)步骤③冷却滤液时选择在室温下自然冷却,若选择在冰水浴中冷却会使得到的沉淀颗粒太小,则进行抽滤操作时会沉淀颗粒太小则易在滤纸上形成一层密实的沉淀,溶液不易透过;
(5)步骤③中以下哪些操作不能提高产率C.
①配制成饱和溶液后,加入过量20%的溶剂;
②趁热过滤近沸溶液;
③过滤Ⅰ时用少量沸水淋洗烧杯和漏斗中的固体,合并滤液;
④加活性炭吸附
⑤过滤Ⅱ时的洗涤选用热水代替冷水洗涤固体
A.①④⑤B.①④C.④⑤D.②④⑤
(6)步骤③最后测得纯乙酰苯胺固体6.75g,已知苯胺、乙酸酐和乙酰苯胺的摩尔质量分别为93g/mol、102g/mol、135g/mol.该实验的产率为89%(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