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7.有下列物质:①Fe; ②CO2;③Cu(OH)2;④C2H5OH(酒精);⑤MgCl2溶液;⑥硝酸铵;⑦氨气;⑧NaCl固体(用序号作答).
(1)上述物质中,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有③⑥⑧,属于非电解质的有②④⑦.
(2)硝酸铵的化学式是NH4NO3,氨气的化学式是NH3

分析 (1)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包括: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水;
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包括大多是有机物、非金属氧化物、氨气;
(2)硝酸铵的化学式是 NH4NO3,氨气的化学式是NH3

解答 解:(1)①Fe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CO2是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非电解质;
③Cu(OH)2是碱,属于电解质;
④C2H5OH(酒精)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
⑤MgCl2溶液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⑥硝酸铵属于盐,是电解质;
⑦氨气,属于非电解质;
⑧NaCl固体,属于电解质;
所以属于电解质的有:③⑥⑧;属于非电解质的有:②④⑦;
故答案为:③⑥⑧;②④⑦;
(2)硝酸铵的化学式是 NH4NO3,氨气的化学式是NH3,故答案为:NH4NO3;NH3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明确二者的概念和区别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为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9.为探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与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联系,某同学通过改变浓度研究“2Fe3++2I-?2Fe2++I2”反应中Fe3+和Fe2+的相互转化.实验如下:

(1)待实验I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再进行实验II,目的是使实验I的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2)iii是ii的对比试验,目的是排除有ii中溶液稀释,c(Fe2+)降低造成的影响.
(3)i和ii的颜色变化表明平衡逆向移动,Fe2+向Fe3+转化.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i中Ag+消耗I-:Ag+(aq)+I-(aq)?AgI(s),I-浓度下降,使平衡2Fe3++2I-?2Fe2++I2逆向移动;ⅱ中增大Fe2+浓度,同样平衡2Fe3++2I-?2Fe2++I2逆向移动.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该同学推测“2Fe3++2I-?2Fe2++I2”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外加Ag+使c(I-)降低,导致I-的还原性弱于Fe2+,用如图1装置(a、b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验证.
 ①K闭合时,指针向右偏转,b作正极.
 ②当指针归零(反应达到平衡)后,向U型管左管滴加0.01mol/L AgNO3溶液,产生的现象证实了其推测,该现象是左侧溶液颜色褪色,有黄色沉淀生成,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
(5)按照(4)的原理,该同学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 i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
①转化原因是c(Fe2+)升高,导致Fe2+的还原性强于I-
②与(4)实验对比,不同的操作是当指针归零后,不向左管滴加AgNO3溶液,而是向右管加入1mL1mol•L-1FeSO4溶液.
(6)实验I中,还原性:I->Fe2+;而实验II中,还原性:Fe2+>I-,将(3)和(4)、(5)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该反应为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平衡时,通过改变物质的浓度,可以改变物质的氧化、还原能力,并影响平衡移动.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