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3.根据高中所学的化学反应原理解答下面的问题:(1)下面为CO2加氢制取低碳醇的热力学数据:
反应Ⅰ:CO2(g)+3H2(g)?CH3OH(g)+H2O(g)△H=-49.0 kJ•mol-1
反应Ⅱ:2CO2(g)+6H2(g)?CH3CH2OH(g)+3H2O(g)△H=-173.6kJ•mol-1
写出由CH3OH(g)合成CH3CH2OH(g)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2CH3OH(g)?CH3CH2OH(g)+H2O(g)△H=-75.6 kJ•mol-1
(2)工业合成甲醇的反应:CO(g)+2H2(g)?CH3OH(g)△H<0.
①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如下表:
温度/℃ | 250 | 350 |
K | 2.041 | x |
A.0 B.0.012
C.32.081 D.100
②若装置乙为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不同时间段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
c(CO) | c(H2) | c(CH3OH) | |
0min | 0.8mol•L-1 | 1.6mol•L-1 | 0 |
2min | 0.6mol•L-1 | y | 0.2mol•L-1 |
4min | 0.3mol•L-1 | 0.6mol•L-1 | 0.5mol•L-1 |
6min | 0.3mol•L-1 | 0.6mol•L-1 | 0.5mol•L-1 |
A.使用催化剂 B.降低温度 C.增加H2的浓度 D.升高温度
(3)全钒液流储能电池(VRB)广泛应用于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储能系统,电池反应为VO2++V2++2H+VO2++V3++H2O,试推写出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VO2++2H++e-=VO2++H2O.
(4)如图2为某温度下,Fe(OH)3(s)、Mg(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的pH,金属阳离子浓度变化情况.据图分析:该温度下,溶度积常数的关系为:Ksp[Fe(OH)3]<Ksp[Mg(OH)2](填:>、=、<);如果在新生成的Mg(OH)2浊液中滴入足量的Fe3+,振荡后,白色沉淀会全部转化为红褐色沉淀,原因是浊液中存在溶解平衡:Mg(OH)2Mg2++2OH-,当加入Fe3+后与OH-生成更难溶解的Fe(OH)3,使平衡继续向右移动,最后Mg(OH)2全部溶解转化为红棕色的Fe(OH)3.
分析 (1)反应Ⅰ:CO2(g)+3H2(g)?CH3OH(g)+H2O(g)△H=-49.0 kJ•mol-1
反应Ⅱ:2CO2(g)+6H2(g)?CH3CH2OH(g)+3H2O(g)△H=-173.6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Ⅱ-Ⅰ×2可得:2CH3OH(g)?CH3CH2OH(g)+H2O(g),焓变也进行相应的计算;
(2)①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而且因为是可逆反应,平衡常数不可能为0;
②根据表格中CO的浓度变化量可知△c(H2)=2×(0.6-0.3)mol/L=0.6mol/L,再根据v=$\frac{△c}{△t}$计算H2的平均反应速率;
4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故CO的转化率=$\frac{CO浓度变化量}{CO起始浓度}$×100%;
4min内CO与氢气浓度变化量为0.5mol/L:1mol/L=1:2,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能是增大氢气浓度,而0~2 min的反应速率比2~4 min的反应速率小,故2 min时可能使用了催化剂或者升高温度;
(3)电池反应为VO2++V2++2H+VO2++V3++H2O,放电时为原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VO2+获得电子酸性条件下生成VO2+与H2O;
(4)由图可知,铁离子、镁离子浓度相同时,再沉淀溶解平衡溶液中氢氧化铁平衡体系中pH更小,即氢氧根离子浓度更小,故氢氧化铁的溶度积更小;新生成的Mg(OH)2浊液中滴入足量的Fe3+后与OH-生成更难溶解的Fe(OH)3,使平衡继续向右移动,最后Mg(OH)2全部溶解转化为Fe(OH)3.
解答 解:(1)反应Ⅰ:CO2(g)+3H2(g)?CH3OH(g)+H2O(g)△H=-49.0 kJ•mol-1
反应Ⅱ:2CO2(g)+6H2(g)?CH3CH2OH(g)+3H2O(g)△H=-173.6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Ⅱ-Ⅰ×2可得:2CH3OH(g)?CH3CH2OH(g)+H2O(g)△H=-75.6 kJ•mol-1,
故答案为:2CH3OH(g)?CH3CH2OH(g)+H2O(g)△H=-75.6 kJ•mol-1;
(2)①△H<0,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平衡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x<2.041,而且因为是可逆反应,平衡常数不可能为0,
故选:B;
②根据表格中CO的浓度变化量可知△c(H2)=2×(0.6-0.3)mol/L=0.6mol/L,则v(H2)=$\frac{0.6mol/L}{2min}$=0.3 mol•L-1•min-1;
4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故CO的转化率=$\frac{(0.8-0.3)mol/L}{0.8mol}$×100%=62.5%;
4min内CO与氢气浓度变化量为0.5mol/L:1mol/L=1:2,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能是增大氢气浓度,而0~2 min的反应速率比2~4 min的反应速率小,故2 min时可能使用了催化剂或者升高温度;
故答案为:0.3 mol•L-1•min-1;62.5%;AD;
(3)电池反应为VO2++V2++2H+VO2++V3++H2O,放电时为原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VO2+获得电子酸性条件下生成VO2+与H2O,电极反应式为VO2++2H++e-=VO2++H2O:,
故答案为:VO2++2H++e-=VO2++H2O;
(4)由图可知,铁离子、镁离子浓度相同时,再沉淀溶解平衡溶液中氢氧化铁平衡体系中pH更小,即氢氧根离子浓度更小,故Ksp[Fe(OH)3]<Ksp[Mg(OH)2],浊液中存在溶解平衡:Mg(OH)2Mg2++2OH-,当加入Fe3+后与OH-生成更难溶解的Fe(OH)3,使平衡继续向右移动,最后Mg(OH)2全部溶解转化为红棕色的Fe(OH)3,
故答案为:<;浊液中存在溶解平衡:Mg(OH)2Mg2++2OH-,当加入Fe3+后与OH-生成更难溶解的Fe(OH)3,使平衡继续向右移动,最后Mg(OH)2全部溶解转化为红棕色的Fe(OH)3.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与影响因素、热化学方程式、电化学、溶度积应用等,(2)中判断2min时改变条件为易错点,学生考虑忽略从等量方面分析,难度中等.
已知:
密度(g/cm3) | 熔点(℃) | 沸点(℃) | 溶解性 | |
环己醇 | 0.96 | 25 | 161 | 能溶于水 |
环己烯 | 0.81 | -103 | 83 | 难溶于水 |
将12.5mL环己醇加入试管A中,再加入1mL浓硫酸,摇匀后放入碎瓷片,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
①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导管B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冷凝.
②试管C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进一步冷却,防止环己烯挥发.
(2)制备精品
①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环己烯在上层层(填“上”或“下”),分液后用c(填选项字母)洗涤.
a.KMnO4溶液 b.稀硫酸 c.Na2CO3溶液
②再将环己烯按如图2装置蒸馏,冷却水从g口进入.蒸馏时要加入生石灰,目的是除去了残留的水.
③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83℃左右,实验制得的环己烯精品质量低于理论产量,可能的原因是c(填选项字母).
a.蒸馏时从70℃开始收集产品
b.环己醇实际用量多了
c.制备粗品时环己醇随产品一起蒸出
(3)以下区分环己烯精品和粗品的方法,合理的是bc(填选项字母).
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用金属钠 c.测定沸点.
Ⅰ.(1)在容积固定且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N2(g)+3H2(g)?2NH3(g),
恒温条件下,体系中某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关系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
用H2表示15分钟内的反应速率为v(H2)=0.02mol/(L•min).
(2)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Ⅱ.自然界里氮的固定途径之一是在闪电的作用下,N2与O2反应生成NO.
(1)反应需要在闪电或极高温条件下发生,说明该反应A.(填字母)
A.所需的活化能很高 B.吸收的能量很多
(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N2(g)+O2(g)?2NO(g)的平衡常数K如下表:
温度/℃ | 1538 | 1760 | 2404 |
平衡常数K | 0.86×10-4 | 2.6×10-4 | 64×10-4 |
Ⅲ.最近一些科学家研究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实现氮的固定--电解法合成氨,大大提高了氮气和氢气的转化率.总反应式为:N2+3H2$?_{一定条件}^{SCT陶瓷}$2NH3,则在电解法合成氨的过程中,应将H2不断地通入阳极(填“阴”或“阳”),向另一电极通入N2,该电极的反应式为N2+6H++6e-=2NH3.
Ⅳ.据报道,在一定条件下,N2在掺有少量氧化铁的二氧化钛催化剂表面能与水发生反应,主要产物为NH3,相应的反应方程式为:2N2(g)+6H2O (g)?4NH3(g)+3O2(g)△H=Q kJ/mol
(1)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frac{{c}^{4}(N{H}_{3})×{c}^{3}({O}_{2})}{{c}^{2}({N}_{2})×{c}^{6}({H}_{2}O)}$.
(2)取五份等体积N2和H2O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3),分别加入体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在温度不同的情况下发生反应,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氨气的体积分数φ(N2)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则上述反应的Q<0(填“>”、“<”或“=”).
(1)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是NO以及燃料燃烧不完全所产生的CO,它们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大气污染物,为了减轻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人们开始探索利用NO和CO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两种无毒气体E和F的方法(已知该反应△H<0).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NO和CO,当温度分别在T1和T2时,测得各物质平衡时物质的量如下表:
NO | CO | E | F | |
初始 | 0.100 | 0.100 | 0 | 0 |
T1 | 0.020 | 0.020 | 0.080 | 0.040 |
T2 | 0.010 | 0.010 | 0.090 | 0.045 |
②上述反应T1℃时的平衡常数为K1,T2℃时的平衡常数为K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K1=3200.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温度T1和T2的关系是(填序号)A.
A.T1>T2 B.T1<T2 C.T1=T2 D.无法比较
(2)在一个体积为1L的真空容器中,加入0.5mol CaCO3,T℃时,发生反应:CaCO3(s)?CaO(s)+CO2(g),测得c(CO2)=0.2mol/L.温度不变,压缩容积为0.5L,则c(CO2)的变化范围为:0.2mol/L≤c(CO2)<0.4mol/L.
(3)已知CH4、H2和CO的燃烧热分别为890.3kJ/mol,285.8kJ/mol和283.0kJ/mol,工业上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与CO2进行高温重整制备CO和H2,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H4(g)+CO2(g)=2CO(g)+2H2(g)△H=+247.3 kJ•mol -1.
(4)氨硼烷(H3BNH3)一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氢存储介质,吸收H2后的氨硼烷作电池负极材料(用MH表示),利用其产生的电能进行硫酸铜溶液的电解实验,如图所示.
①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H+OH--e-═M+H2O
②若电流表的指针指向500mA,假设电流强度不变,当电解池中的Cu2+完全析出,理论上需要时间3.86×104s( 法拉第常数F=9.65×104C•mol-1)
步骤1:在a中加入苯和少量铁屑,将b中液溴慢慢加入到a中,充分反应;
步骤2: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常温过滤反应液;
步骤3:滤液用水洗后再用10%的NaOH溶液洗,得粗溴苯;
步骤4:向粗溴苯中加入少量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中铁屑的作用是催化剂,a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方程式是+Br2$\stackrel{Fe}{→}$+HBr.
(2)仪器c的作用是冷凝回流.
(3)步骤3中用水洗涤除去的物质是FeBr3,后用NaOH溶液洗涤除去的物质是Br2.
(4)步骤4得到的粗溴苯中还含有杂质苯和少量对二溴苯等,下表是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数据,为了得到纯净的溴苯,还必须要进行的实验名称是蒸馏.
苯 | 溴苯 | 对二溴苯 | |
密度/gcm-3 | 0.88 | 1.50 | 1.96 |
沸点/℃ | 80 | 156 | 220 |
水溶性 | 微溶 | 微溶 | 难溶 |
A. | 核外电子质量很小,在原子核外绕核作高速运动 | |
B. | 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与普通物体不同,不能用牛顿运动定律来解释 | |
C. | 在电子云示意图中,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 | |
D. | 在电子云示意图中,小黑点越密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概率越大 |
A. | 氧化铁中滴加稀盐酸溶解:FeO+2H+═Fe2++H2O | |
B. | 用稀硫酸、双氧水除去FeCl3溶液中的FeCl2杂质:Fe2++2H++H2O2═Fe3++2H2O | |
C. | 硫酸铝溶液中滴加氨水制取氢氧化铝:Al3++3OH-═Al(OH)3↓ | |
D. | 向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2HCO3-+2OH-+Ca2+═2H2O+CaCO3↓+CO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