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如图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锂电池,LiPF6是电解质,SO(CH3)2是溶剂,反应原理是4Li+FeS2=Fe+2Li2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水代替SO(CH3)2做溶剂 | B.电子移动方向是由a极流向b极 |
C.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D.b极反应式是FeS2+4Li++4e-=Fe+2Li2S |
A
解析试题分析:A.由于Li能够与水发生反应,所以不可以用水代替SO(CH3)2做溶剂,错误;B.在上述反应中可知Li失去电子,因此a是电池的负极,所以电子移动方向是由a极流向b极,正确;C.由于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该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正确;D.b极是电池的正极,正极的反应式是FeS2+4Li++4e-=Fe+2Li2S,正确。
考点:考查锂电池的工作原理的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实验题
(1)烧碱在保存过程会部分变质(杂质主要为Na2CO3)。
准确称取5.0g样品配制成250mL溶液,各取配制好的烧碱溶液10.00mL于锥形瓶中,分别向锥形瓶中各加入1~2滴酚酞指示剂,(已知:酚酞变色时,此时只有NaOH与HCl反应,Na2CO3还没有与HCl反应)用浓度为0.20mol·L-1的盐酸标准液进行滴定。相关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 V(烧碱溶液)/mL | V(盐酸)/mL | |
初始读数 | 末尾读数 | ||
1 | 10.00 | 0.50 | 21.52 |
2 | 10.00 | 1.00 | 21.98 |
3 | 10.00 | 0.20 | 24.80 |
试回答:
①滴定时右手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烧碱样品中含NaOH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_%。
③下列操作会导致烧碱样品中NaOH含量测定值偏高的是__________。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C.滴定过程中振荡锥形瓶时,有少量待测溶液溅出
D.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结束仰视读数
(2)氧化还原滴定实验同中和滴定类似。过氧化氢是重要的氧化剂,它的水溶液又称为双氧水,常用作消毒、杀菌、漂白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准确测定了过氧化氢的浓度。已知:2KMnO4+5H2O2+6H2SO4===2MnSO4+8H2O+5O2↑,请填写下列空白:
①用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移取过氧化氢溶液25.00 mL至锥形瓶中,作被测试样。
②滴定时,将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注入酸式滴定管中,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用酸式滴定管原因为 。③重复滴定三次,平均耗用c mol/L KMnO4标准溶液V mL,则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 |
B.图b中,开关由M改置于N时,Cu-Zn合金的腐蚀速率减小 |
C.图c中,接通开关时Zn腐蚀速率增大,Zn上放出气体的速率也增大 |
D.图d中,Zn-MnO2干电池自放电腐蚀主要是由MnO2的氧化作用引起的 |
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原电池的反应的是
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 |
B.从海水中通过化学方法得到金属镁 |
C.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表成蓝黑色保护层 |
D.锌和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可使反应加快 |
下图所示的装置中,M为活动性顺序位于氢之前的金属,N为石墨棒。下列关于此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N上有气体放出 |
B.M为负极,N为正极 |
C.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
D.导线中有电流通过,电流方向由M到N |
为探究钢铁的吸氧腐蚀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正极的电极方程式为:O2+2H2O+4e-===4OH- |
B.将石墨电极改成Mg电极,难以观察到铁锈生成 |
C.若向自来水中加入少量NaCl(s),可较快地看到铁锈 |
D.向铁电极附近吹入O2比向石墨电极附近吹入O2,铁锈出现得快 |
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时,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mol Cu2 (OH)2CO3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 (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溶解)。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A.0.4mol | B.0.5mol | C.0.6mol | D.0.8mol |
下列关于下图所示原电池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铜片作负极,质量逐渐减小 | B.溶液的pH逐渐减小 |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 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