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2.4,7-二甲基香豆素(熔点:132.6℃)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广泛分布于植物界中,由间甲苯酚为原料的合成反应如下:

实验装置图如下:

主要实验步骤:
步骤1.向装置a中加入60mL浓硫酸,并冷却至0℃以下,搅拌下滴入间甲苯酚30mL(0.29mol)和乙酰乙酸乙酯26.4mL (0.21mol)的混合物.
步骤2.保持在10℃下,搅拌12h,反应完全后,将其倒入冰水混合物中,然后抽滤、水洗得粗产品
步骤3.粗产品用乙醇溶解并重结晶,得白色针状晶体并烘干,称得产品质量为33.0g.
(1)图中仪品名称:a三颈烧瓶,c布氏漏斗.
(2)简述装置b中将活塞上下部分连通的目的平衡上下气压,使漏斗中液体顺利流下.
(3)浓H2SO4需要冷却至0℃以下的原因是防止浓硫酸将有机物氧化和炭化.
(4)反应需要搅拌12h,其原因是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反应,提高反应产率.
(5)确定最终产品是4,7-二甲基香豆素的实验或方法是测量熔点或测定其红外(紫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等.
(6)本次实验产率为89.3%.

分析 (1)根据装置图分析:a为三个颈的烧瓶,为三颈烧瓶,C为布氏漏斗;
(2)根据实验的需要结合大气压强原理来回答,装置b中将活塞上下部分连通,能平衡上下气压,使漏斗中液体顺利流下;
(3)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温度高能使有机物氧化和脱水碳化;
(4)反应需要搅拌12h,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反应,提高反应产率;
(5)4,7-二甲基香豆素熔点较低,可以测量熔点,也可以通过实验仪器,红外光谱仪用于测定有机物的官能团;核磁共振仪用于测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6)已知间甲苯酚30mL(0.29mol)、乙酰乙酸乙酯26.4mL (0.21mol),若完全反应间甲苯酚过量,按照乙酰乙酸乙酯计算求出理论产量,再求出产率.

解答 解:(1)由装置图分析可知a为三颈烧瓶,b为恒压滴液漏斗,吸滤瓶上的C为布氏漏斗,故答案为:三颈烧瓶;布氏漏斗;
(2)装置中装置b中将活塞上下部分连通具有平衡气压的作用,使漏斗中间甲苯酚30mL(0.29mol)和乙酰乙酸乙酯26.4mL (0.21mol)的混合物顺利流下,
故答案为:平衡上下气压,使漏斗中液体顺利流下;
(3)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反应温度高浓硫酸能使有机物氧化和脱水碳化,发生副反应,所以浓H2SO4需要冷却至0℃以下,
故答案为:防止浓硫酸将有机物氧化和炭化;
(4)不断的搅拌反应混合物,可以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反应,从而提高反应产率,故答案为: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反应,提高反应产率;
(5)4,7-二甲基香豆素(熔点:132.6℃)熔点较低,可以测量熔点,红外光谱仪用于测定有机物的官能团;核磁共振仪用于测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也可以通过实验仪器测定其红外(紫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等方法来检验最终产品是4,7-二甲基香豆素;
故答案为:测量熔点或测定其红外(紫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等;
(6)已知间甲苯酚30mL(0.29mol)、乙酰乙酸乙酯26.4mL(0.21mol),若完全反应间甲苯酚过量,按照乙酰乙酸乙酯计算理论产量为0.21mol×176g/mol=36.96g,则产率为$\frac{33.0g}{36.96g}$×100%≈89.3%,
故答案为:89.3%.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制备实验,侧重于实验仪器、实验操作、产率的计算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考查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3.易溶于水的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K3[Fe(C2O43]•3H2O可用于摄影和蓝色印刷.以铁屑为原料的制备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屑中常含硫元素,加稀硫酸时会产生有毒的H2S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下列吸收装置正确的是A.

(2)制得的FeSO4溶液中需加入少量的H2SO4酸化,目的是防止Fe2+的水解.若要从溶液中得到绿矾FeSO4•7H2O,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是bcae(按顺序填写).a.过滤洗涤b.蒸发浓缩c.冷却结晶d.灼烧e.干燥
(3)该晶体盐在110℃可完全失去结晶水,继续升高温度可发生分解反应.
①分解得到的气体产物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装置检查气密性后,先通一段时间N2,其目的为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干扰实验结果.结束实验时先熄灭酒精灯再通入N2至常温,其目的为防止液体回流(或倒吸).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F中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E中有红色固体生成,则气体产物是CO2、CO.
②分解得到的固体产物含有K2CO3、FeO、Fe,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含铁样品.现设计下列三种实验方案对该样品进行物质含量测定.
【甲】a g样品$→_{搅拌}^{足量稀硝酸}$溶液$→_{搅拌}^{足量NaOH}$$→_{烘干灼烧}^{过滤洗涤}$得固体b g
【乙】a g样品$→_{搅拌}^{足量稀硫酸}$$\stackrel{测量气体体积}{→}$量气测得气体体积Va mL
【丙】a g样品$→_{溶解配置}^{足量稀盐酸}$250mL溶液$→_{用酸性KMnO_{4}溶液滴定}^{每次取25mL溶液}$三次平均消耗0.1mol•L-1酸性KMnO4溶液Vb mL
你认为以上方案中丙方案无法确定样品的组成,理由是使用盐酸溶解样品,氯离子也可被酸性MnO4-氧化.
20.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俗称保险粉,是一种强还原剂,广泛用于纺织工业.其制备过程如下:
①把甲酸(HCOOH)和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
②用Na2SO3固体和某酸反应制备SO2气体;
③在一定温度下,将足量的SO2气体通入①的溶液中,即有保险粉生成,同时生成一种气体.
(1)写出NaOH的电子式
(2)制备SO2时所选用的酸,你认为下列最适宜选用的是B
A.浓盐酸                     B.质量分数为70%的H2SO4
C.稀硝酸                     D.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
(3)制备保险粉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NaOH+HCOONa+2SO2=Na2S2O4+CO2+H2O
(4)保险粉可以用于除去废水中的重铬酸根离子(Cr2O72-被转化为Cr3+),这是目前除去酸性废水中铬离子的有效方法之一,则每消耗0.1mol保险粉,理论上可以除去Cr2O72-的物质的量为0.1mol.
(5)保险粉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甲、乙、丙三种化合物.若将甲、乙两种物质分别配成溶液,在甲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则有淡黄色沉淀和气体丙产生;乙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有气体丙产生,但无白色沉淀.在甲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2H+=SO2+S↓+H2O,保险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SO2
(6)保险粉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氧气而发生氧化.其方程式为:①2Na2S2O4+O2+H2O═4NaHSO3或②2Na2S2O4+O2+H2O═4NaHSO3+NaHSO4请设计实验证明氧化时发生的是②的反应.取少许固体溶于水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是②.
7.硫酸铜是一种应用极其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不同的方法制得硫酸铜.
Ⅰ.将适量浓硝酸分多次加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热使之反应完全,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铜晶体(装置如图1、2所示),把硫酸铜晶体用小火慢慢加热即得无水硫酸铜.
(1)图1分液漏斗内装的液体是浓硝酸.图2是图1的改进装置,与图1相比,图2装置的明显优点是防止倒吸、有害气体能被完全吸收.
(2)用制得的无水硫酸铜检验某双氧水中是否含水时,除了发现固体变蓝外,还发现该双氧水中有气泡产生,对此你有何猜想铜离子对双氧水分解有催化作用..
Ⅱ.实验室用浓硫酸与铜反应,以进一步制取少量NaHSO3,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
请回答:
(3)实验中取一定量Cu片和一定量浓H2SO4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至反应结束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uO,过滤后将滤液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制得硫酸铜晶体(CuSO4•xH2O).某小组同学采用加热法测定该晶体里结晶水x的值.
①请写出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②加热法测定该晶体里结晶水x的值,结晶水完全失去的判断方法是两次称量不超过0.1g;
③如表是三次实验数据的平均值
坩埚质量坩埚与晶体总质量加热后坩埚与固体总质量
11.7g23.3g19.7g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x的实测值为4.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填序号).
a.甲装置使用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玻璃管、长颈漏斗、圆底烧瓶
b.KMnO4溶液用于尾气处理
c.当把品红溶液滴入到锥形瓶中,若品红不褪色,说明无NaHSO3产生
d.当把品红溶液滴入到锥形瓶中,若品红褪色,说明NaOH已完全转化为NaHSO3
e.若把品红溶液换成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并滴入到锥形瓶中,不显紫红色,说明NaOH已完全转化为NaHSO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