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7.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产生沉淀:Ba2++SO${\;}_{4}^{2-}$=BaSO4
B.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CO${\;}_{3}^{2-}$+2H+=CO2↑+H2O
C.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Cl2+2OH-=ClO-+Cl-+H2O
D.铜片放入稀硝酸中产生气体:Cu+4H++2NO${\;}_{3}^{-}$=Cu2++2NO2↑+2H2O

分析 A.漏掉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的反应;
B.碳酸钙为沉淀,应保留化学式;
C.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和水;
D.不符合反应客观事实,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

解答 解:A.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产生沉淀:Ba2++2OH-+2H++SO42-═BaSO4↓+2H2O,故A错误;
B.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aCO3+2H+═Ca2++CO2↑+H2O,故B错误;
C.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离子方程式:Cl2+2OH-=ClO-+Cl-+H2O,故C正确;
D.铜片放入稀硝酸中产生气体,离子方程式:3Cu+8H++2NO3-=3Cu2++2NO↑+4H2O,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9.水合肼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在农药、医药及有机合成中有广泛用途.用尿素法制水合肼,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低温氯化阶段,第二阶段为高温水解阶段,总反应方程式为:CO (NH22+NaClO+2NaOH→H2N-NH2•H2O+NaCl+Na2CO3
实验步骤:
步骤1:向30%的NaOH溶液中通入Cl2,保持温度在30℃以下,至溶液呈浅黄绿色停止通Cl2.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检测NaClO的浓度.
步骤2:倾出上层清液,配制所需浓度的NaClO和NaOH的混合溶液.
步骤3:称取一定质量尿素配成溶液后,置于冰水浴,将一定体积步骤2配得的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慢慢滴加到尿素溶液中,0.5h左右滴完后,继续搅拌0.5h.
步骤4:将步骤3所得溶液,转移到三颈烧瓶(图1)并加入5g催化剂,边搅拌边急速升温,在108℃回流5min.
步骤5:进行蒸馏操作,收集(108~114℃)馏分,得产品.
(1)步骤1中检测NaClO的浓度的目的是AC.
A.确定步骤2中需NaClO溶液体积及NaOH质量
B.确定步骤3中冰水浴的温度范围
C.确定步骤3中称量尿素的质量及所取次氯酸钠溶液体积关系
D.确定步骤4所需的回流时间
(2)步骤4必须急速升温,严格控制回流时间,其目的是减少副反应的发生,提高水合肼的产率.
(3)步骤5采用图2装置进行.在烧瓶中插入一根毛细管,通过蒸馏即可得纯品.在蒸馏过程中毛细管的作用是防止暴沸,温度计水银球放置的位置是C.(填写图中A、B、C).
(4)已知水合肼在碱性环境下具有还原性(如:N2H4+2I2=N2+4HI).测定水合肼的质量分
数可采用如下步骤:
步骤a:准确称取2.000g样品,经溶解、转移、定容等步骤,配制250mL溶液.
步骤b:移取10.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20mL水,摇匀.
步骤c:用0.1000mol/L 碘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现微黄色且1min内不消失,记录消耗碘的
标准液的体积.
步骤d:进一步操作与数据处理
①滴定时,碘的标准溶液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选填“酸式”或“碱式”).
②若本次滴定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为18.00mL,可测算出产品中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56.25%.
③为获得更可靠的滴定结果,步骤d中进一步操作主要是:重复步骤b和c2~3次,依据测得的结果,取平均值.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