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6.(1)测得一定温度下某溶液的pH=6.5,且溶液中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相等,此溶液呈中性.测定温度高于25℃(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将25℃下pH=12的NaOH溶液a L与pH=1的HCl溶液b L混合.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a:b=,10:1.
(3)在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 b.硫酸 c.醋酸三种酸:(均填字母)
①若三者c(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b.
②当三者c(H+)相同且体积也相同时,分别放入足量的锌,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b.
③将c(H+)相同的三种酸均加水稀释至原来的100倍后,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b.
分析 (1)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时,溶液呈中性,注意不能根据溶液pH值大小确定溶液的酸碱性;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能促进水的电离;
(2)混合液为中性,则氢氧化钠与氯化氢的物质的量相等,据此计算a:b;
(3)①如果酸是强电解质,一元酸的浓度与氢离子浓度相等,二元酸的浓度为氢离子浓度的一半;如果酸是弱电解质,一元酸的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
②c(H+)相同、体积相同时,生成氢气体积大小与最终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③醋酸是弱电解质,稀释过程中能够促进醋酸的电离,盐酸和硫酸属于强电解质,溶液中完全电离据此比较稀释后c(H+)由大到小.
解答 解:(1)溶液中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相等,则该溶液为中性;
常温下中性溶液pH=7,c(H+)=c(OH-)=10-7mol/L,水的电离为吸热过程,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溶液c(H+)增大,pH=6,c(H+)=c(OH-)=10-6mol/L,此时温度高于常温,
故答案为:中;高于;
(2)将25℃下pH=12的NaOH溶液的浓度为0.01mol/L,pH=1的HCl溶液的浓度为0.1mol/L,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氢氧化钠和氯化氢的物质的量相等,即:0.01mol/L×aL=0.1mol/L×bL,整理可得:a:b=10:1,
故答案为:10:1;
(3)①相同浓度时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浓度越大,所需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小,所以物质的量浓度最小的是H2SO4(硫酸),最大的是醋酸,
故答案为:c>a>b;
②当c(H+)相同、体积相同时,盐酸、硫酸完全电离,只有醋酸在继续电离,则分别加入足量锌,相同状况产生的气体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a=b,
故答案为:c>a=b;
③醋酸在稀释过程中,会促进电离,所以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加,氢离子的浓度变化程度小,硫酸和盐酸溶液中氢离子物质的量不变且相等,所以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b,
故答案为:c>a=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其影响,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弱电解质电离特点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掌握水的离子积及其影响因素,试题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充分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A. | 由紫色变为无色 | B. | 颜色无明显变化 | C. | 先褪色,后复原 | D. | 由紫色变为红色 |
时间/s n/mol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n(N2O4) | 0.40 | a | 0.20 | c | d | e |
n(NO2) | 0.00 | 0.24 | b | 0.52 | 0.60 | 0.60 |
(2)反应进行至100s 后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填“变浅”、“变深”或“不变”).
(3)要增大该反应的K值,可采取的措施有D(填序号).
A.增大N2O4起始浓度 B.向混合气体中通入NO2C.使用高效催化剂 D.升高温度
(4)当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操作,不能使平衡混合气体颜色加深的是D
A.恒温恒容下再通入N2O4气体
B.恒温恒容下再通入NO2气体
C.恒容时,升高温度
D.恒温恒容时通入Ar
E.恒温时压缩体积
(5)图中,交点A表示该反应的所处的状态为B
A.平衡状态 B.朝正反应方向移动C.朝逆反应方向移动 D.无法判断.
A. | 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2Cl-+2H+ $\frac{\underline{\;电解\;}}{\;}$H2↑+Cl2↑ | |
B. | 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中的醛基: CH3CHO+2Ag(NH3)2++2OH-$\stackrel{水浴加热}{→}$CH3COONH4+3NH3+2Ag↓+H2O | |
C. | Na2SO3溶液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5SO32-+6H++2MnO4-═5SO42-+2Mn2+ 3H2O | |
D. |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H2O+2C6H5O-→2C6H5OH+2CO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