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某学生欲用11.9 mol·L-1的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50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0.400 mol·L-1的稀盐酸。该学生需要量取________mL浓盐酸进行配制。(保留小数点后1位)
(2)容量瓶是配制溶液的必需仪器。下列关于容量瓶及其使用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专用仪器
②使用前要先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
③容量瓶可以用来加热
④不能用容量瓶长期贮存配制好的溶液
⑤可以用500mL容量瓶配制250mL溶液
⑥容量瓶上标有的是温度 、容量 、刻度线
a.① ③ b.① ④ c.③ ⑤ d.⑤ ⑥
(3)① 该同学用配制的0.400 mol·L-1的盐酸,中和含0.4 g NaOH的NaOH溶液,则该同学需取________mL盐酸。
② 假设该同学用新配制的盐酸中和含0.4 g NaOH的NaOH溶液,发现比①中所求体积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a.浓盐酸挥发,浓度不足
b.配制溶液时,未洗涤烧杯
c.配制溶液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d.加水时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
(1)16.8(2分)
(2)c(2分)
(3)①25(2分) ②c(2分)
解析试题分析:(1)设需要浓盐酸的体积为V,则11.9 mol·L-1×V="0.5L×0.400" mol·L-1,可得V=0.0168L=16.8mL。
(2)①容量瓶是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专用仪器,正确;②使用前要先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不漏水才能使用,正确;③容量瓶不能加热,错误;④容量瓶是配制溶液的仪器,不能长期贮存配制好的溶液,正确;⑤ 500mL容量瓶只能用来配制500mL溶液,错误;⑥容量瓶上标有的是温度 、容量 、刻度线,正确;故答案为c。
(3)①设需要盐酸的体积为V,则0.400 mol·L-1×V="0.4" g÷40g/mol,可得V=0.025L=25mL。
②所用盐酸的体积比①中所求体积偏小,说明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a、浓盐酸挥发,浓度偏低;b、配制溶液时,未洗涤烧杯,所得溶液浓度偏低;c、配制溶液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所得溶液体积偏小,则浓度偏高,正确;d、加水时超过刻度线,浓度偏低。
考点:本题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基本仪器、计算、误差的分析。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在医药上作补血剂。为测定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两套实验方案:
方案一 滴定法 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测定铁元素的含量。
反应原理:5Fe2++MnO4—+8H+===5Fe3++Mn2++4H2O
(1)实验前,首先要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250 mL,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天平、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上述实验中KMnO4溶液需要酸化,用于酸化的酸是________。
A.稀硫酸 | B.浓硝酸 | C.稀硝酸 | D.稀盐酸 |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cd/d/nzwch1.jpg)
方案二 重量法 操作流程如下: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8d/6/lv8sl1.jpg)
(4)步骤②中除用H2O2外还可以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②是否可以省略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步骤④中一系列操作依次是:过滤、洗涤、________、冷却、称量。
(7)假设实验无损耗,则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________g(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高锰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其溶液不很稳定,在酸性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二氧化锰和氧气,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分解速度很慢,见光分解速度加快。
(1)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溶液分解的离子方程式 。
(2)请配平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钠Na2C2O4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MnO4— +______C2O42—+______H+=______Mn2++______CO2↑+____________
(3)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钠溶液的反应过程,将高锰酸钾溶液逐滴地滴入一定体积的酸性草酸钠溶液中(温度相同,并不断振荡时),记录的现象如下表:
滴入高锰酸钾溶液的次序(每滴溶液的体积相同) | 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的时间 |
先滴入第1滴 | 1min |
褪色后再滴入第2滴 | 15s |
褪色后再滴入第3滴 | 3s |
褪色后再滴入第4滴 | 1s |
请分析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时间变化的原因 。
(4)该学习小组在获取了上述经验和结论以后,用稳定的物质草酸钠Na2C2O4(相对分子质量134.0)来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他们准确称取1.340g纯净的草酸钠配成250mL溶液,每次准确量取25.00mL溶液酸化后用KMnO4溶液滴定。
①高锰酸钾溶液应装在 (填下图中的仪器编号)。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01/5/5rwt11.png)
②为了防止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分解而造成误差,滴定时应注意的是 。
③若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下列操作,其中会使所测KMnO4浓度偏低的是 。
A.未润洗盛放KMnO4的滴定管
B.滴定前尖嘴部分无气泡,滴定终点时出现气泡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锥形瓶用水洗之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④当溶液呈微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消耗KMnO4溶液20.00mL(多次测定的平均值),则KMnO4溶液的浓度为 。
(15分)碱式碳酸铜的成分有多种,其化学式一般可表示为xCu(OH)2·yCuCO3。
(1)孔雀石呈绿色,是一种名贵的宝石,其主要成分是Cu(OH)2·CuCO3。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制取孔雀石的最佳反应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1:将2.0mL 0.50 mol·L–1的Cu(NO3)2溶液、2.0mL 0.50 mol·L–1的NaOH溶液和0.25 mol·L–1的Na2CO3溶液按表Ⅰ所示体积混合。
实验2:将合适比例的混合物在表Ⅱ所示温度下反应。
实验记录如下:
表Ⅰ 表Ⅱ
编号 | V (Na2CO3)/mL | 沉淀情况 | | 编号 | 反应温度/℃ | 沉淀情况 |
1 | 2.8 | 多、蓝色 | | 1 | 40 | 多、蓝色 |
2 | 2.4 | 多、蓝色 | | 2 | 60 | 少、浅绿色 |
3 | 2.0 | 较多、绿色 | | 3 | 75 | 较多、绿色 |
4 | 1.6 | 较少、绿色 | | 4 | 80 | 较多、绿色(少量褐色) |
①实验室制取少许孔雀石,应该采用的最佳条件是 。
②80℃时,所制得的孔雀石有少量褐色物质的可能原因是 。
(2)实验小组为测定上述某条件下所制得的碱式碳酸铜样品组成,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51/4/7rmp3.png)
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过滤、洗涤并干燥过的样品置于平直玻璃管中。
步骤2:打开活塞K,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关闭,称量相关装置的质量。
步骤3:加热装置B直至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
步骤4: (请补充该步操作内容)。
步骤5:称量相关装置的质量。
①装置A的作用是 ;若无装置E,则实验测定的x/y的值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采集了如下数据:
A.反应前玻璃管与样品的质量163.8g B.反应后玻璃管中残留固体质量56.0g
C.装置C实验后增重9.0g D.装置D实验后增重8.8g
为测定x/y的值,你认为可以选用上述所采集数据中的 (写出所有组合的字母代号)任一组即可进行计算,并根据你的计算结果,写出该样品组成的化学式 。
下列药品和装置合理且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A.喷泉实验 |
B.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 |
C.制备氢氧化亚铁 |
D.验证苯中是否有碳碳双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