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9.2Na2CO3•3H2O2是一种新型的氧系漂白剂.某实验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实验制备:
实验原理:2Na2CO3+3H2O2═2Na2CO3•3H202
实验步骤:取3.5gNa2CO3溶于10mLH2O加入0.1g稳定剂,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完全溶解后,将6.0mL30%H2O2在15min内缓慢加入到三颈烧瓶中,实验装置如图.
反应1小时后,加入1g氯化钠后,静置结晶,然后抽滤,干燥一周后,称重.
(1)装置中球形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
(2)使用冷水浴的作用是降低温度,防止2Na2CO3•3H2O2分解;
(3)加入适量NaCl固体的原因是降低2Na2CO3•3H2O2的溶解度,利用晶体析出;
(4)2Na2CO3•3H2O2极易分解,其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2(2Na2CO3•3H2O2)═4Na2CO3+6H2O+3O2↑.
Ⅱ、活性氧含量测定
准确称取试样0.2000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100mL浓度为6%的硫酸溶液,用0.0200mol/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记录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为32.70mL.
活性氧含量计算公式:Q%=(40$\frac{cV}{m}$)×100%[c--KMnO2标准溶液浓度(mol/L);V--消耗的KMnO4标准溶液体积(L);m--试样质量(g)]
(5)滴定终点的判定依据为加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紫色不褪去;
(6)滴定过程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6KMnO4 +5(2Na2CO3•3H2O2)+19H2SO4=3K2SO4+6MnSO4 +10Na2SO4 +10CO2↑+15O2↑+34H2O;
(7)活性氧含量为13.8%.

分析 (1)过氧化氢与水易形成蒸汽,需要进行冷凝回流;
(2)到达一定温度,2Na2CO3•3H2O2易分解;
(3)加入氯化钠后,静置结晶得到2Na2CO3•3H2O2,起盐析作用,降低了产品的溶解度;
(4)既有碳酸盐的性质,又有双氧水的不稳定性和氧化性,分解得到碳酸钠、氧气与水;
(5)反应实质是过氧化氢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反应,当过氧化氢反应完毕,加入的高锰酸钾溶液颜色不褪去;
(6)可以看作碳酸钠与硫酸反应、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过氧化氢反应,整个生成硫酸钠、硫酸钾、硫酸锰、二氧化碳、氧气与水;
(7)根据活性氧含量计算公式,代入数据计算.

解答 解:(1)由制备装置中使用冷水浴,可知反应应放出热量,过氧化氢与水易形成蒸汽,需要进行冷凝回流,减少过氧化氢的损失,
故答案为:冷凝回流;
(2)到达一定温度,2Na2CO3•3H2O2易分解,利用冷水浴,降低温度,防止2Na2CO3•3H2O2分解,
故答案为:降低温度,防止2Na2CO3•3H2O2分解;
(3)加入氯化钠后,静置结晶得到2Na2CO3•3H2O2,起盐析作用,降低了产品的溶解度,
故答案为:降低2Na2CO3•3H2O2的溶解度,利用晶体析出;
(4)既有碳酸盐的性质,又有双氧水的不稳定性和氧化性,分解得到碳酸钠、氧气与水,分解反应方程式为:2(2Na2CO3•3H2O2)═4Na2CO3+6H2O+3O2↑,
故答案为:2(2Na2CO3•3H2O2)═4Na2CO3+6H2O+3O2↑;
(5)反应实质是过氧化氢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反应,当过氧化氢反应完毕,加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紫色不褪去,说明滴定到终点,
故答案为:加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紫色不褪去;
(6)可以看作碳酸钠与硫酸反应、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过氧化氢反应,整个生成硫酸钠、硫酸钾、硫酸锰、二氧化碳、氧气与水,滴定过程中反应方程式为:6KMnO4 +5(2Na2CO3•3H2O2)+19H2SO4=3K2SO4+6MnSO4 +10Na2SO4 +10CO2↑+15O2↑+34H2O,
故答案为:6KMnO4 +5(2Na2CO3•3H2O2)+19H2SO4=3K2SO4+6MnSO4 +10Na2SO4 +10CO2↑+15O2↑+34H2O;
(7)根据活性氧含量计算公式:Q%=(40$\frac{cV}{m}$)×100%,可知活性氧含量为(40×$\frac{0.0327×0.02}{0.2}$)×100%=13.8%,
故答案为:13.8%.

点评 本题考查制备方案、实验条件控制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等,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难度中等,注意从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理解发生的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7.长效碳酸氢铵是我国自主开发的一种新型化肥,工业生产碳酸氢铵的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有多步组成,包括冷却、过滤、洗涤、干燥;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2)分离工序是将氨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其分离原理利用了氨的易液化性质,设计循环Ⅰ的目的是提高原料气的利用率;
(3)造气工序包括脱硫过程,目的是除去气体中的SO2等气体,实验室进行此操作可选用的试剂是ad(填写编号);
a.NaHCO3溶液  b.NaOH溶液c.Ca(OH)2溶液d.KMnO4酸性溶液
(4)实验室实现吸氨过程可以是下列装置中的cd(填写编号);

(5)索尔维创建氨碱法不久后的1898年,施莱信(Schlosing)就提出用碳酸氢铵固体与氯化钠饱和溶液作用生成碳酸氢钠再加热制纯碱的方法.
①写出生成碳酸氢钠的化学方程式:NH4HCO3+NaCl=NaHCO3↓+NH4Cl;
②测定施莱信法生成的碳酸氢钠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分别称取mg样品进行试验,下列方案中最合理的是b (填写编号);
a.加入硫酸→气体通过排水量气装置→收集到气体n L(折算成标况)
b.加热→冷却→溶解→加入BaCl2→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为n g
c.溶解→加入酚酞作指示剂→用w mol/LNaOH溶液滴定,耗用NaOH n mL
d.加入盐酸→气体通过碱石灰→称量碱石灰增重n g
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frac{16800n}{197m}%$(用含m,n或w,n,m的代数式表示).
14.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硫的化合物的某些性质”中,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探究SO2的性质,
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蒸馏烧瓶,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无色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浑浊,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还原性和氧化性;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SO2+2H2O═2Mn2++5SO42-+4H+
(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品红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点燃D处酒精灯加热,溶液恢复红色;
(4)该装置有一明显缺陷,请指明缺少尾气吸收装置,并在框图2内画出补充装置(注明药品).
【实验二】验证足量锌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二氧化硫和氢气.按图装置进行实验(锌与浓硫酸共热时产生的气体为X,且该装置略去).试回答:
(5)A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品红溶液,作用是检验SO2
B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浓硫酸,作用是吸收水蒸气;
E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碱石灰,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中.
(6)可以证明气体X中含有氢气的实验现象是:C中:黑色CuO变成红色的Cu,D中:白色粉末变成蓝色.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