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7.合金是一类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钢是铁的一种合金 | |
B. | 通常合金的硬度比不上纯净的金属 | |
C. | 合金是两种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 |
D. | 一般地说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熔点都高 |
分析 A.钢是铁合金;
B.合金硬度大;
C.合金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D.合金熔点低.
解答 解:A.钢是铁和碳的合金,故A正确;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成分金属高,故B错误;
C.合金可以是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故C错误;
D.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它的成分金属低,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合金与组成金属的性能比较,对于合金的知识仅限于了解,本题难度不大,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7.某实验小组用图2所示装置制备一硝基甲苯(包括对硝基甲苯和邻硝基甲苯)反应原理(图1):
实验步骤:①浓硫酸与浓硝酸按体积比1:3配制混合溶液(即混酸)共40mL;
②在三颈瓶中加入13g甲苯(易挥发),按图所示装好药品和其他仪器;
③向三颈瓶中加入混酸;
④控制温度约为50℃-55℃,反应大约10min,三颈瓶底有大量淡黄色油状液体出现;
⑤分离出一硝基甲苯,经提纯最终得到对硝基甲苯和邻硝基甲苯共15g.
相关物质的性质如下:
(1)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配制混酸的方法是量取30mL浓硝酸倒入烧杯中,再量取10mL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或玻璃棒)缓缓注入烧杯并不断搅拌.
(3)若实验后在三颈瓶中收集的产物较少,可能的原因是:温度过高,导致HNO3大量挥发.
(4)本实验采用水浴加热,水浴加热的优点是受热均匀、易于控制温度.
(5)分离反应后产物的方案如下:
混合物$\stackrel{操作1}{→}$$\left\{\begin{array}{l}{有机混合物→(操作2)\left\{\begin{array}{l}{甲苯}\\{邻对硝基甲苯}\end{array}\right.}\\{无极混合物}\end{array}\right.$
操作1的名称是分液,操作2中不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de.(填序号)
a.冷凝管 b.酒精灯 c.温度计 d.分液漏斗 e.蒸发皿
(6)本实验中邻、对硝基甲苯的产率为77.5%(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实验步骤:①浓硫酸与浓硝酸按体积比1:3配制混合溶液(即混酸)共40mL;
②在三颈瓶中加入13g甲苯(易挥发),按图所示装好药品和其他仪器;
③向三颈瓶中加入混酸;
④控制温度约为50℃-55℃,反应大约10min,三颈瓶底有大量淡黄色油状液体出现;
⑤分离出一硝基甲苯,经提纯最终得到对硝基甲苯和邻硝基甲苯共15g.
相关物质的性质如下:
密度/g•cm-3 | 沸点/℃ | 溶解性 | |
甲苯 | 0.866 | 110.6 | 不溶于水 |
对硝基甲苯 | 1.286 | 237.7 | 不溶于水,易溶于液态烃 |
邻硝基甲苯 | 1.162 | 222 | 不溶于水,易溶于液态烃 |
(2)配制混酸的方法是量取30mL浓硝酸倒入烧杯中,再量取10mL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或玻璃棒)缓缓注入烧杯并不断搅拌.
(3)若实验后在三颈瓶中收集的产物较少,可能的原因是:温度过高,导致HNO3大量挥发.
(4)本实验采用水浴加热,水浴加热的优点是受热均匀、易于控制温度.
(5)分离反应后产物的方案如下:
混合物$\stackrel{操作1}{→}$$\left\{\begin{array}{l}{有机混合物→(操作2)\left\{\begin{array}{l}{甲苯}\\{邻对硝基甲苯}\end{array}\right.}\\{无极混合物}\end{array}\right.$
操作1的名称是分液,操作2中不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de.(填序号)
a.冷凝管 b.酒精灯 c.温度计 d.分液漏斗 e.蒸发皿
(6)本实验中邻、对硝基甲苯的产率为77.5%(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8.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
A. | 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 B. |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
C. | NH3分子的电子式: | D. | CO2分子的结构式:O=C=O |
7.用密度为ρ1g/cm3,质量分数是ω的浓盐酸,配制成体积为1:4的稀盐酸,密度为ρ2g/cm3,则所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 $\frac{{1000{ρ_1}{ρ_2}ω}}{{{ρ_1}+4}}$mol/L | B. | $\frac{{1000{ρ_1}{ρ_2}ω}}{{36.5({ρ_1}+4)}}$mol/L | ||
C. | $\frac{{1000{ρ_1}}}{182.5}$mol/L | D. | $\frac{{1000{ρ_1}{ρ_2}ω}}{182.5}$mo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