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③、⑤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有两种,电子式分别是:__,___。
(2)写出①元素形成最简单有机物是__,它和氯气反应的一个方程式__。
(3)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中__酸性最强;__碱性最强;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__。
【答案】 CH4 CH4+Cl2CH3Cl+HCl HClO4 NaOH Al
【解析】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①为C、②为N、③为O、④为F、⑤为Na、⑥为Mg、⑦为Al、⑧为Si、⑨为P、⑩为S、为Cl、为Ar。
(1)O元素和Na元素可以形成Na2O和Na2O2,电子式分别为、;
(2)C元素形成的最简单有机物为CH4;甲烷和氯气可以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化学方程式可为CH4+Cl2CH3Cl+HCl;
(3)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在元素周期表中越靠近右上角的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但O、F没有相应的酸,所以酸性最强的为HClO4;越靠左下角的主族元素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图示元素中Na元素金属性最强,所以NaOH碱性最强;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Al元素。
【题目】硫酸铜晶体(CuSO4·H2O蓝色)在110℃开始失去结晶水,150℃失去全部结晶水,生成白色的无水硫酸铜。依据硫酸铜晶体受热失去结晶水的事实,可以设计硫酸铜晶体水含量的测定方法。请根据以下实验数据回答相关问题:(M(CuSO4)=159.5g/mol、M(H2O)=18.0g/mol)
坩埚质量 | 坩埚和晶体的质量 | 完全失去结晶水后坩埚和剩余固体的质量 |
11.685g | 13.691g | 12.948g |
(1)要完成此实验,至少要称量______次。
(2)______(保留2位小数),本次实验结果____(填“偏高”、“偏低”)。
(3)造成本次误差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A. 加热时有晶体溅出
B. 实验前坩埚内有受热不挥发、不分解也不与硫酸铜反应的杂质
C. 粉末未完全变白就停止加热
D. 加热后放在空气中冷却
(4)请写出造成本次误差还有可能存在的其他原因(写出其中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硫酸铜晶体样品不纯,测定结果________。
A.没有偏差 B. 一定偏小 C. 一定偏大 D. 无法确定
【题目】为探究H2O2、SO2、Br2氧化性强弱,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ⅰ.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浓硫酸 | A中有气泡产生,B中红棕色溴水褪色,C中有白色沉淀 |
ⅱ.取C中沉淀加入盐酸 | C中白色沉淀不溶解 |
ⅲ.打开B中分流漏斗活塞,逐滴滴加H2O2 | 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H2O2溶液,一段时间后,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 |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2)甲同学通过C中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结论,氧化性:H2O2>SO2。
①乙同学认为不能得出此结论,认为在滴加浓硫酸之前应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____。
②丙同学认为还应该在B和C之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是___。
③将乙和丙同学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C中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结论:氧化性H2O2>SO2。
(3)ⅲ中滴入少量H2O2没有明显变化。提出假设:
观点1:H2O2的量少不能氧化Br―
观点2:B中有未反应的H2SO3
为验证观点2,应进行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
(4)通过上述全部实验,得出结论:H2O2、SO2、Br2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
【题目】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①中的物质 | ②中的物质 | 预测①中现象 | |
A | 淀粉碘化钾溶液 | 浓硝酸 | 无明显现象 |
B | 酚酞溶液 | 浓盐酸 | 无明显现象 |
C | 氯化铝溶液 | 浓氨水 | 有白色沉淀 |
D | 湿润红纸条 | 饱和氯水 | 红纸条褪色 |
A. A B. B C. C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