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都是主族元素,单质在反应中都只能作氧化剂 |
B.常温下,1 mol氯气和足量稀NaOH溶液完全反应转移1mol电子 |
C.在加热条件下,用乙醇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
D.硫酸铜溶液显酸性的原因:Cu2+ + 2H2O = Cu(OH)2↓+ 2H+ |
B
解析试题分析:A、不正确,人类已经发现的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共有16种,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反应中可以做氧化剂也可以做还原剂,比如氯气和水的反应中,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正确,在反应Cl2+2OH-=Cl-+ClO-+H2O中Cl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则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1molCl2反应转移的电子为1mol; C、不正确,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和乙酸之间发生中和反应,但是和乙酸乙酯是互不相溶的,分液即可实现分离;D、不正确,硫酸铜溶液显酸性的原因:Cu2+ 水解,Cu2+ + 2H2OCu(OH)2+ 2H+;选B。
考点:元素及其化合物
已知溶液中:还原性:-氧化性在含有3mol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3溶液,加入KIO3和析出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时NaHSO3过量 |
B.b点时还原产物为碘离子 |
C.b点到c点,KIO3与NaHSO3反应生成单质碘 |
D.加入的KIO3为0.4mol或1.12mol时,反应后溶液中碘离子均为0.4mol |
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是3Fe2++2S2O32-+O2+xOH—=Fe3O4+S4O62-+2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e2+和S2O32—都是还原剂 |
B.x=6 |
C.1mol Fe2+被氧化时,被Fe2+还原的O2的物质的量为1/3mol |
D.每生成1mol Fe3O4,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3mol |
向某FeBr2溶液中,通入1.12L(标准状况)的Cl2,测得溶液中c(Br-)=3c(Cl-)=0.3mol/L。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溶液的浓度为0.1mol/L | B.反应后溶液中c(Fe3+)=0.1mol/L |
C.反应后溶液中c(Fe3+)=c(Fe2+) | D.原溶液中c(Br-)=0.4mol/L |
实验室可以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KMn04+16HCl(浓) = 2KCl+5Cl2↑+2MnCl2+8H20
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Cl是氧化剂 | B.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
C.反应中锰元素被还原 | D.反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
我国的新(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规定了饮用水中可能致癌物溴酸盐的限值:0.01mg/L,日前很多饮用水企业都采用臭氧消毒法进行水的消毒,这个过程可能生成溴酸盐。原因是水中的Br-被臭氧氧化为BrO2-,其过程示意为:Br- BrO- BrO2- BrO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臭氧消毒法和明矾净水原理相同,都是利用胶体吸附原理 |
B.若改用氧气消毒,可避免生成溴酸盐 |
C.BrO- 3氧化性比O3强 |
D.生成溴酸盐的过程是给水消毒的副反应,需控制条件减少BrO3-的产生 |
工业上可用硫酸铝与硫磺焙烧制备氧化铝:2A12(SO4)2+3S2Al2O3+9SO2↑,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中Al2(SO4)3被氧化 |
B.Al2(SO4)3、A12O3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
C.5.1 g A12O3含有9.03×1022个阴离子 |
D.该反应中,每转移0.3 mol电子生成5.04 L SO2 |
下列陈述I、II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陈述I | 陈述II |
A | H2O2、SO2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 前者表现出还原性后者表现出漂白性 |
B | 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渐渐变暗 | 发生了化学腐蚀 |
C | SiO2能与氢氟酸及碱反应 | SiO2是两性氧化物 |
D | 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 | 说明Ksp(BaSO4)大于Ksp(BaC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