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9.已知:CO2(g)+C(s)=2CO(g)△H1C(s)+H2O(g)=CO(g)+H2(g)△H2
CO(g)+H2O(g)=CO2(g)+H2(g)△H3
CuO(s)+CO(g)=Cu(s)+CO2(g)△H4
2CuO(s)+C(s)=2Cu(s)+CO2(g)△H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H1>0 | B. | △H2>0 | C. | △H2<△H3 | D. | △H5=2△H4+△H1 |
分析 有C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为吸热反应;由C(s)+H2O(g)=CO(g)+H2(g)△H2、CO(g)+H2O(g)=CO2(g)+H2(g)△H3可知两式相减得到CO2(g)+C(s)=2CO(g)△H1,由CO2(g)+C(s)=2CO(g)△H1、CuO(s)+CO(g)=Cu(s)+CO2(g)△H4可知第一个反应与第二个反应乘以4的加和得到2CuO(s)+C(s)=2Cu(s)+CO2(g)△H5,以此计算解答.
解答 解:A.CO2(g)+C(s)=2CO(g)为有碳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为吸热反应,则△H1>0,故A正确;
B.C(s)+H2O(g)=CO(g)+H2(g)为有碳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为吸热反应,则△H2>0,故B正确;
C.由C(s)+H2O(g)=CO(g)+H2(g)△H2、CO(g)+H2O(g)=CO2(g)+H2(g)△H3,结合盖斯定律可知两是相减得到CO2(g)+C(s)=2CO(g),则△H1=△H2-△H3>0,即△H2>△H3,故C错误;
D.由①CO2(g)+C(s)=2CO(g)△H1、④CuO(s)+CO(g)=Cu(s)+CO2(g)△H4,结合盖斯定律可知①+④×②得到2CuO(s)+C(s)=2Cu(s)+CO2(g),则△H5=2△H4+△H1,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氧化还原反应中能量变化及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0.下列反应I和反应II属于同一种反应类型的是( )
选项 | 反应Ⅰ | 反应Ⅱ |
A |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生产一氯甲烷 | 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
B | 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 | 由淀粉得到葡萄糖 |
C | 由油脂得到甘油 | 乙烯制备聚乙烯 |
D | 苯与浓硫酸浓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 | 乙醇和乙酸反应制备乙酸乙酯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7.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 | Y | ||
M | Z |
A. | 简单氢化物稳定性:X>Z | B. | 简单离子半径:Y<M | ||
C. |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X<Z | D. | 得电子能力:X>Y |
14.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通入Cl2前装置Ⅰ中溶液呈红色.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通入Cl2后,装置Ⅰ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 |
B. | Cl2与Na2S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32-+Cl2+H2O=SO42-+2Cl-+2H+ | |
C. | 通入Cl2后,装置Ⅰ中溶液不褪色 | |
D. | 装置Ⅱ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
4.下列实验装置和试剂的选用或操作都正确的是( )
A. | 除去NO中的NO2 | B. | 铁制品表面镀锌 | C. | 稀释浓硫酸 | D. | 制备少量O2 |
11.Hg是水体污染的重金属元素之一.水溶液中二价汞的主要存在形态与C1-、OH-的浓度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物质或粒子只有Hg(OH)2为难溶物;pCl=-lgc(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可用如下方法除去污水中的Hg2+:FeS(s)+Hg2+(aq)=HgS(s)+Fe2+(aq) | |
B. | 当溶液pCl保持在1,pH在6~8时,汞元素主要以HgCl42-形式存在 | |
C. | HgCl2是一种强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是:HgCl2=HgCl++Cl- | |
D. | 当溶液pH保持在5,pCl由2改变至6时.可使HgCl2转化为Hg(OH)2 |
16.有一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酸,其中H2SO4和HNO3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4mol/L和2mol/L,取10mL此混合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待反应结束后,可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为( )
A. | 2.24L | B. | 1.12L | C. | 0.672L | D. | 0.448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