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氮化硼(BN)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以天然硼砂为起始物,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BF3和BN,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B和N相比,电负性较大的是N,BN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3;
(2)在BF3分子中,F-B-F的键角是120°,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BF3和过量NaF作用可生成NaBF4,BF4-的立体结构为正四面体;
(3)在与石墨结构相似的六方氮化硼晶体中,层内B原子与N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极性键,层间作用力为分子间作用力;
(4)六方氮化硼在高温高压下,可以转化为立方氮化硼,其结构与金刚石相似,硬度与金刚石相当,晶胞边长为361.5pm,立方氮化硼晶胞中含有4个氮原子、4个硼原子,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frac{100}{(361.5×1{0}^{-10})^{3}{N}_{A}}$g•cm-3(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
分析 (1)B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书写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同一其元素元素,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该化合物中N元素化合价为-3价,据此判断B元素化合价;
(2)BF3分子中B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3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为平面正三角形结构;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原子杂化方式、微粒空间构型,BF3分子中B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3且不含孤电子对,BF4-中B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4且不含孤电子对;
(3)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极性键;分子之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4)该晶胞中如果C原子位于顶点和面心上,则N原子位于晶胞内部,且一个顶点和三个面心上C原子连接一个N原子;
该晶胞边长=361.5pm=361.5×10-10cm,体积=(361.5×10-10cm)3,密度=$\frac{\frac{M}{{N}_{A}}×4}{V}$.
解答 解:(1)B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书写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1;
同一其元素元素,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所以电负性N>B;
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该化合物中N元素化合价为-3价,则B元素化合价为+3价,
故答案为:1s22s22p1;N;+3;
(2)BF3分子中B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3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为平面正三角形结构,则F-B-F的键角是120°;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原子杂化方式、微粒空间构型,BF3分子中B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3且不含孤电子对,BF4-中B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4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BF3分子中B采用sp2杂化、BF4-是正四面体结构,
故答案为:120°;sp2;正四面体;
(3)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极性键,所以B-N原子之间存在极性键;分子之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所以层之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故答案为:极性键;分子间作用力;
(4)该晶胞中如果C原子位于顶点和面心上,则N原子位于晶胞内部,且一个顶点和三个面心上C原子连接一个N原子,所以该晶胞中C原子个数=8×$\frac{1}{8}$+6×$\frac{1}{2}$=4、N原子个数为4;
该晶胞边长=361.5pm=361.5×10-10cm,体积=(361.5×10-10cm)3,密度=$\frac{\frac{M}{{N}_{A}}×4}{V}$=$\frac{\frac{25}{{N}_{A}}×4}{(361.5×1{0}^{-10})^{3}}$g•cm-3=$\frac{100}{(361.5×1{0}^{-10})^{3}{N}_{A}}$g•cm-3,
故答案为:4;4;$\frac{100}{(361.5×1{0}^{-10})^{3}{N}_{A}}$.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结构和性质,涉及晶胞计算、原子杂化方式判断、微粒空间构型判断、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等知识点,这些都是高频考点,难点是晶胞密度计算,知道密度公式中各个字母含义,题目难度中等.
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浓H2SO4稀释;
④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 ⑤H2在Cl2中燃烧; ⑥碳与水蒸气生产水煤气;
⑦NH4Cl晶体与Ba(OH )2•8H2O混合搅拌.
A. | ①③⑤ | B. | ①⑥⑦ | C. | ②④⑦ | D. | ②③④⑤ |
①NH3、HF、H2O的熔、沸点比同族其他元素氢化物的高
②乙醇、乙酸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互溶
③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
④尿素[CO(NH2)2]的熔、沸点比醋酸的高
⑤DNA的结构和生物活性
⑥水分子高温下也很稳定
⑦SiO2的硬度大,熔沸点高
⑧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⑨SO3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A. | ①②③④⑤ | B. | ②③④⑤⑥⑦ | C. | ①②④⑤⑨ | D. | ①②③⑤⑧ |
编号 | 电极材料 | 电解质溶液 | 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
1 | Mg、Al | 稀盐酸 | 偏向Al |
2 | Al、Cu | 稀盐酸 | 偏向Cu |
3 | Al、C(石墨) | 稀盐酸 | 偏向石墨 |
4 | Mg、Al | 氢氧化钠溶液 | 偏向Mg |
5 | Al、Zn | 浓硝酸 | 偏向Al |
(1)实验1和2中Al所作的电极(正极或负极)不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
(2)实验3中负极反应式:2Al-6e-═2Al3+;
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6H+═2Al3++3H2↑.
(3)实验4中铝作负极,电极反应式Al-3e-+4OH-═AlO2-+2H2O.
(4)解释实验5中电流计指针偏向铝的原因Al遇浓硝酸发生钝化,发生Zn与浓硝酸的氧化还原反应,Zn作负极,Al作正极,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所以电流计指针偏向铝.
所得溶液pH及导电性变化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a~b点导电能力增强说明HR为弱酸 | |
B. | b点溶液pH=7说明NH4R没有水解 | |
C. | c 点溶液存在c(NH4+)>c(R-)、c(OH-)>c(H+) | |
D. | b-c任意点溶液均有c(H+)×c(OH-)=KW=1.0×1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