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下列对有关化学反应过程或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向淀粉碘化钾的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蓝色,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
B.在高温条件下,C能置换出SiO2中的Si,说明C的氧化性强于Si
C.在空气中加热铝箔,发现内部的铝熔化但不滴落,说明铝不易与氧气反应
D.工业上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说明常温下铝和浓硫酸不反应

分析 A.碘遇淀粉试液变蓝色;
B.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判断;
C.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铝;
D.常温下,浓硫酸和铝发生钝化现象.

解答 解:A.向淀粉碘化钾的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蓝色,说明氯气和碘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碘,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碘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氯气是氧化剂,碘是氧化产物,所以Cl2的氧化性强于I2,故A正确;
B.高温条件下,C能置换出SiO2中的Si,该反应中C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Si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0价,说明高温下C的还原性强于Si,故B错误;
C.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铝,又因三氧化二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而三氧化二铝在铝的表面,所以加热铝箔的时候铝熔化了但是不会滴落,故C错误;
D.常温下,浓硫酸和铝发生发生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进一步氧化,该现象为钝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验方案评价,涉及氧化性还原性的比较、铝的性质等知识点,同时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易错选项是B,注意高温下条件下碳的还原性大于硅,为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0.煤化工中两个重要反应为:
①C(s)+H2O(g)═H2(g)+CO(g)△H=+131.3kJ•mol-1
②CO(g)+H2O(g)$?_{△}^{催化剂}$CO2(g)+H2(g).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当反应①的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最大限度
B.反应②的熵变△S>0
C.反应①中增加C固体的量能增大反应速率
D.在反应中②及时分离出产生的H2对正反应速率无影响
(2)若工业上要增加反应①的速率,最经济的措施为粉碎煤炭、增加H2O的浓度、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3)现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2L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
 
温度/℃起始量/mol平衡量/mol达到平衡所
需时间/min
COH2OH2CO2
I650421.61.65
900210.50.53
900abcdt
①实验I中,从反应开始到反应达到平衡时,H2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mol/(L•min).
②CO(g)和H2O(g)反应的△H小于0 (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实验III中,若平衡时,CO的转化率大于水蒸气,则a、b必须满足的关系是a<b,与实验Ⅱ相比,化学平衡常数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④若在900℃时,实验II反应达到平衡后,向此容器中再加入1mol CO、0.5mol H2O、0.2mol CO2、0.5mol H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填“正反应”、“逆反应”“不移动”).
(4)CO、H2可用于甲醇和甲醚,其反应为(m、n均大于0):
反应①:CO(g)+2H2(g)?CH3OH(g)△H=-mkJ•mol-1
反应②:2CO(g)+4H2(g)?CH3OCH3(g)+H2O(g)△H=-nkJ•mol-1
反应③:2CH3OH(g)?CH3OCH3(g)+H2O(g)△H<0
则m与n的关系为n>2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