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5.以电石渣(主要成分是Ca(OH)2,含SiO2以及其它少量杂质)为原料生产氯酸钾联合生产碳酸钙的流程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1)电石渣溶于水形成电石渣浆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SiO2 =CaSiO3+H2O
(2)氯化过程的温度控制在75~80℃,该过程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l2+6OH-=ClO3-+5Cl-+3H2O
(3)该流程中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氯气,防止在后续实验中氯气逸出污染环境
(4)碳化过程中,先向溶液中通入氨气,再通入CO2.
①实验室通常采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某学习小组选取如图2所给部分装置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氨气.
如果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你认为正确的顺序为a→g、h→e、d→i.其中与i相连漏斗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②实验室中还可用固体氢氧化钠和浓氨水制取少量氨气如图3,最适合完成该实验的简易装置是A(填编号)
(5)副产品A的化学式为NH4Cl.
分析 以电石渣(主要成分是Ca(OH)2,含SiO2以及其它少量杂质)为原料生产氯酸钾联合生产碳酸钙,电石渣加入水溶解,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钙和水,氯气和碱反应温度控制在75~80℃生成氯酸钙、氯化钙和水,加入活性碳吸附过量的氯气,加入氯化钾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酸钾晶体,滤液中先向溶液中通入氨气,再通入CO2,碳化过滤得到碳酸钙和副产品滤液A为氯化铵;
(1)电石渣主要成分是Ca(OH)2,含SiO2等杂质,SiO2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强碱Ca(OH)2反应;
(2)由题意可知后面产物有氯酸钾,所以前面的氯化反应产物应该有ClO3-;
(3)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
(4)①采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并收集纯净的氨气,依据装置图可知利用A发生装置制备氨气,气体中含有水蒸气,通过碱石灰干燥后采取向下排气法收集氨气,导气管短进长出,最后剩余氨气需要吸收防止污染空气,通过装置E吸收防止倒吸;
②浓氨水通过分液漏斗滴入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解放热,使一水合氨分解挥发得到氨气,氨气比空气轻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注意导气管伸入试管底部;
(5)由碳化时通入NH3和CO2 二者在水中能生成CO32-和NH4+,CO32-再与Ca2+结合生成CaCO3沉淀,可知溶液中阳离子为NH4+,再根据前面几步可知阴离子主要是Cl-.
解答 解:以电石渣(主要成分是Ca(OH)2,含SiO2以及其它少量杂质)为原料生产氯酸钾联合生产碳酸钙,电石渣加入水溶解,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钙和水,氯气和碱反应温度控制在75~80℃生成氯酸钙、氯化钙和水,加入活性碳吸附过量的氯气,加入氯化钾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酸钾晶体,滤液中先向溶液中通入氨气,再通入CO2,碳化过滤得到碳酸钙和副产品滤液A为氯化铵;
(1)电石渣主要成分是Ca(OH)2,含SiO2等杂质,SiO2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强碱Ca(OH)2反应,故反应方程式为Ca(OH)2+SiO2 =CaSiO3+H2O,
故答案为:Ca(OH)2+SiO2 =CaSiO3+H2O;
(2)由题意可知后面产物有氯酸钾,所以前面的氯化反应产物应该有ClO3-,故反应方程式为6Cl2+6Ca(OH)2=Ca(ClO3)2+5CaCl2+6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l2+6OH-=ClO3-+5Cl-+3H2O,
故答案为:3Cl2+6OH-=ClO3-+5Cl-+3H2O;
(3)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有毒气体Cl2,防止在后续实验中氯气逸出污染环境,故答案为:吸附氯气,防止在后续实验中氯气逸出污染环境;
(4)①采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并收集纯净的氨气,依据装置图可知利用A发生装置制备氨气,气体中含有水蒸气,通过碱石灰干燥后采取向下排气法收集氨气,导气管短进长出,最后剩余氨气需要吸收防止污染空气,通过装置E吸收防止倒吸,装置连接顺序为aghedi,
故答案为:g;h;e;d;防止倒吸;
②浓氨水通过分液漏斗滴入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解放热,使一水合氨分解挥发得到氨气,氨气比空气轻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注意导气管伸入试管底部,所以最适合完成该实验的简易装置是A,
故答案为:A;
(5)由碳化时通入NH3和CO2 二者在水中能生成CO32-和NH4+,CO32-再与Ca2+结合生成CaCO3沉淀,可知溶液中阳离子为NH4+,再根据前面几步可知阴离子主要是Cl-,
故答案为:NH4Cl.
点评 本题以工艺流程图为依托,综合考查了几种金属和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同时考查了离子反应,解题的关键是分析好流程图,注意前后呼应相互联系,题目难度中等.
A. | 把一段打磨过镁带放入冷水中 | B. | 把铝条放入NaOH溶液中 | ||
C. | 把绿豆大的钠投入到KCl溶液中 | D. | 把溴水滴加到淀粉KI溶液中 |
A. | 铁 | B. | 钙 | C. | 氧 | D. | 溴 |
a.Na2S2O3、BaS2O3、BaS均易溶于水.
b.SO2、Na2S、Na2CO3反应可生成Na2S2O3.
某化学小组据此进行了制备硫代硫酸钠(Na2S2O3)的探究,实验制备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
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SO3+H2SO4=Na2SO4+SO2↑+H2O.
(3)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
①B中最好盛装的液体是c.
a.蒸馏水 b.饱和Na2SO3溶液 c.饱和NaHSO3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
②如使SO2缓慢进入烧瓶C,正确的操作是控制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浓硫酸缓慢滴入A中.
(4)在装置C中生成Na2S2O3.
①完成反应方程式:4SO2+2Na2S+1Na2CO3=3Na2S2O3+CO2
②反应开始先使A中发生反应一会儿,再使C中反应发生,其原因是A中反应一会生成二氧化硫,C中才能反应.
③结束反应后,取C中溶液,经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Na2S2O3•5H2O.
(5)完成对所得产品的检测的实验:
推测 | 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杂质中的正盐成分可能有: Na2S Na2CO3 Na2SO3 Na2SO4 | ①取Wg产品配成稀溶液; ②向溶液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得沉淀和滤液; ③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④向滤液滴加2滴淀粉溶液,再逐滴加0.100 0mol•L-1碘的标准溶液,至溶液呈紫色不再褪去,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18.10mL. | 产品杂质中: 一定含有Na2SO3, 可能含有Na2S、Na2CO3, 一定不含有Na2SO4. 操作④发生的反应是: 2S2O${\;}_{3}^{2-}$+I2═S4O${\;}_{6}^{2-}$+2I- 产品纯度:$\frac{9}{w}$×100%. |
(1)准确称取5.0g烧碱样品,将已称好的样品配成250mL待测液,需要的仪器除了烧杯,玻璃棒还有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取10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用0.2mol/L的标准盐酸滴定待测烧碱溶液,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锥形瓶内溶液的盐酸变化,直到滴定终点.
(3)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当滴入最后一滴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滴定次数 | 待测液体积(mL) | 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读数(mL)滴定后读数(mL) | |
第一次 | 10.00 | 0.50 | 20.40 |
第二次 | 10.00 | 4.00 | 24.10 |
(5)下列操作会使实验结果偏低的是D
A.用蒸馏水洗净酸式滴定管后,即装入标准盐酸进行滴定
B.用蒸馏水洗净锥形瓶后,再用NaOH溶液润洗,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
C.用碱式滴定管取10.00mL NaOH溶液放入用蒸馏水洗净的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蒸馏水,最后用标准盐酸进行滴定
D.滴定过程中振荡锥形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在锥形瓶外面.
A. | 酸式滴定管只用水洗 | |
B. | 锥形瓶只用水洗 | |
C. | 使用甲基橙做指示剂 | |
D. | 第一次观察酸式滴定管的刻度时仰视 |
(1)蛇纹石矿加盐酸溶解后,溶液里除了Mg2+外,还含有的金属离子是Fe3+、Al3+;
氢氧化物 | Fe(OH)3 | Al(OH)3 | Mg(OH)2 |
开始沉淀pH | 1.5 | 3.3 | 9.4 |
(3)从沉淀混合物A中提取红色氧化物作颜料,先向沉淀物A中加入NaOH (填物质的化学式),然后过滤、洗涤、灼烧(依次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A. | 5种 | B. | 6种 | C. | 7种 | D. | 8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