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学生用0.100 0molL﹣1盐酸标准溶液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实验步骤如下:
(1)配制待测液:用2.50g含有少量杂质的固体烧碱样品配制500mL溶液.需用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外,还需要 .
(2)滴定: Ⅰ.用蒸馏水洗涤酸式滴定管,并立即注入盐酸标准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Ⅱ.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以下,并记录读数.
Ⅲ.移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滴酚酞试液.
Ⅳ.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滴定管液面读数.
①上述滴定步骤中有错误的是(填编号) , 该错误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步骤Ⅳ中滴定时眼睛应 , 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③若步骤Ⅱ中仰视读数,步骤Ⅳ中俯视读数,则会使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按正确操作测得有关数据记录如下:
滴定次数 | 待测液体积 | 标准盐酸体积(mL) | |
滴定前读数(mL) | 滴定后读数(mL) | ||
第一次 | 20.00 | 0.20 | 20.38 |
第二次 | 20.00 | 4.00 | 24.20 |
第三次 | 20.00 | 2.38 | a |
①a的读数如图所示,则a=;
②烧碱样品的纯度为%.
【答案】
(1)500mL容量瓶
(2)Ⅰ;偏大;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当滴加最后一滴标准液时,待测液由红色刚好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偏小
(3)22.60;80.8
【解析】解:(1)用2.50g含有少量杂质的固体烧碱样品配制500mL溶液,配制过程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摇匀等,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需用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外,还需要500mL容量瓶,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2)①用蒸馏水洗涤酸式滴定管,然后必须对酸式滴定管用标准液进行润洗,否则会导致标准液浓度减小,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大,故答案为:Ⅰ;偏大;②滴定时双眼应注意观察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锥形瓶中滴入酚酞后,溶液为红色,随着反应进行,当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反应,溶液的颜色会消失,所以达到终点现象为:当滴加最后一滴标准液时,待测液由红色刚好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故答案为: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当滴加最后一滴标准液时,待测液由红色刚好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③步骤II中仰视读数,会导致滴定管的读数偏大,步骤Ⅳ中俯视读数,会导致滴定管读数偏小,最终导致消耗的盐酸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故答案为:偏小;(3)①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22.60mL;故答案为:22.60; ②三次消耗盐酸体积分别为:20.38mL﹣0.20mL=20.18mL、24.20mL﹣4.00mL=20.20mL、22.6mL﹣2.38mL=20.22mL,三次滴定数据都是有效的,三次消耗盐酸的平均体积为: =20.20mL,
根据关系式NaOH~HCl可知,n(NaOH)=n(HCl)=0.1000molL﹣1×0.022mL=0.00202mol,
所以20.00mL待测溶液含有:m(烧碱)═nM═0.00202mol×40g/mol=0.808g,
所以1000mL待测溶液含有m(烧碱)═0.808g× =2.02g,
烧碱的纯度ω(烧碱)= ×100%=80.8%,
故答案为:80.8.
(1)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步骤选择使用的仪器;(2)①盛标准液的酸式滴定管必须润洗,否则量取的溶液浓度偏低;②滴定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颜色变化;根据待测液中加入酚酞,溶液为红色,中和反应结束,溶液颜色消失进行判断;③滴定前仰视,导致读数偏大;滴定后俯视会导致读数偏小;(3)①根据滴定管的结构和精确度;②先分析数据的有效性,依据滴定管读数读出消耗溶液最后的体积,求出消耗盐酸的平均体积,然后根据关系式NaOH~HCl求出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再计算烧碱样品的纯度.
【题目】已知化学反应①: Fe(s)+CO2(g)═FeO(s)+CO(g),其平衡常数为K1;化学反应②:
Fe(s)+H2O(g)═FeO(s)+H2(g),其平衡常数为K2 . 在温度
973K和1173K情况下,K1、K2的值分别如下:
温度 | K1 | K2 |
973K | 1.47 | 2.38 |
1173K | 2.15 | 1.67 |
(1)通过表格中的数值可以推断:反应①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现有反应③:CO2(g)+H2(g)=CO(g)+H2O(g),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的数学表达式:K3= .
(3)根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式 . 据此关系式及上表数据,也能推断出反应③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要使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写序号). A.缩小反应容器容积 B.扩大反应容器容积
C.降低温度 D.升高温度
E.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F.设法减少CO的量
(4)图甲、乙分别表示反应③在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情况: ①图甲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 .
②图乙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