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7.工业上由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冶炼铜的主要流程如下:

(1)气体A中的大气污染物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CD吸收.
A.浓H2SO4   B.稀HNO3    C.NaOH溶液    D.氨水
(2)用稀H2SO4浸泡熔渣B,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呈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Fe3+(填离子符号),检验溶液中还存在Fe2+的方法是取少量溶液,滴加KMnO4溶液,KMnO4溶液紫色褪去(注明试剂.现象).
(3)由泡铜冶炼粗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Cu2O+2Al$\frac{\underline{\;高温\;}}{\;}$Al2O3+6Cu.
(4)以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进行粗铜(含Al.Zn.Ag.Pt.Au等杂质)的电解精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电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B.粗铜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溶液中Cu2+向阳极移动        
D.利用阳极泥可回收Ag、Pt、Au等金属
(5)利用反应可制备CuSO4,若将该反应2Cu2++O2+2H2SO4=2CuSO4+2H2O设计为原电池,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4H++O2+4e-=2H2O.

分析 由流程可知,黄铜矿加入石英砂通入空气焙烧,可生成Cu2S、CuO,继续加入石英砂通入空气焙烧,生成Cu2O、Cu,生成气体A为二氧化硫,熔渣B为FeO等,Cu2O、Cu与铝在高温下发生铝热反应得到粗铜,电解可得到精铜,
(1)由流程图转化可知,气体A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选择试剂吸收二氧化硫,不能产生新的污染气体,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结合选项中各物质的性质判断;
(2)用稀H2SO4浸泡熔渣B,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呈红色,说明含有Fe3+
Fe2+具有还原性,可以利用KMnO4溶液检验;
(3)由流程图转化可知,Cu2O与Al反应置换反应生成Al2O3与Cu;
(4)A、反应中有热能产生;
B、精炼铜时,粗铜做阳极;
C、溶液中Cu2+向阴极移动;
D、Ag、Pt、Au不如铜活泼,铜放电后Ag、Pt、Au从粗铜脱落;
(5)利用原电池原理,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解答 解:(1)由流程图转化可知,气体A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选择试剂吸收二氧化硫,不能产生新的污染气体,
A、浓H2SO4不能吸收二氧化硫,故A错误;
B、稀HNO3可以吸收二氧化硫,但生成NO污染大气,故B错误;
C、NaOH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故C正确;
D、氨水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铵,故D正确;
故选CD;
(2)用稀H2SO4浸泡熔渣B,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呈红色,说明含有Fe3+
Fe2+具有还原性,可以利用KMnO4溶液检验,取少量溶液,滴加KMnO4溶液,KMnO4溶液紫色褪去,
故答案为:Fe3+;取少量溶液,滴加KMnO4溶液,KMnO4溶液紫色褪去;
(3)由流程图转化可知,Cu2O与Al反应置换反应生成Al2O3与Cu,反应方程式为3Cu2O+2Al$\frac{\underline{\;高温\;}}{\;}$Al2O3+6Cu,
故答案为:3Cu2O+2Al$\frac{\underline{\;高温\;}}{\;}$Al2O3+6Cu;
(4)A、反应中有热能产生,故A错误;
B、精炼铜时,粗铜做阳极,连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故B正确;
C、溶液中Cu2+向阴极移动,故C错误;
D、Ag、Pt、Au不如铜活泼,铜放电后Ag、Pt、Au从粗铜脱落,利用阳极泥可回收Ag、Pt、Au等金属,故D正确;
故选BD;
(5)利用反应2Cu+O2+2H2SO4═2CuSO4+2H2O可制备CuSO4,若将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正极上是氧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酸性溶液中生成的氢氧根离子以水的形式存在,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4H++O2+4e-=2H2O,故答案为:4H++O2+4e-=2H2O.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电化学知识、离子检验等知识点,难度中等,注意离子的检验是高考的热点,选取的试剂和检验离子反应后要有特殊现象,会运用知识迁移方法解决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