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3.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 | 实验Ⅰ: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 |
B. | 实验Ⅱ:酸性KMn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 |
C. | 实验Ⅲ: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 |
D. | 实验Ⅳ: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
分析 A.溴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浓硫酸具有脱水性,生成C,然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C.反应生成的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D.依据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及性质解答.
解答 解:A.溴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苯层无色,故A错误;
B.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能够使蔗糖碳化,然后氧化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被高锰酸钾氧化,使其褪色,故B错误;
C.反应生成的N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广口瓶内气体为红棕色,故C错误;
D.煮沸溶液至红褐色,生成胶体,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故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萃取、氧化还原反应、胶体的制备及性质等,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4.关于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Cu为正极,Zn为负极 | B. | 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
C. | 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 D. | 正极反应为:2H++2e-═H2↑ |
11.我国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有关于“升炼倭铅”的记载:“炉甘石(碳酸锌)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封裹泥固,…,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即倭铅也,…,以其似铅而性猛,故名之曰倭”,下列对于这段话中描述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 我国历史上铅的使用早于锌 | B. | 锌和铅有相似性但锌更活泼 | ||
C. | 所得产品中混有煤炭 | D. | 属于热还原法冶炼金属 |
8.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 |
B. |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将共价化合物分为小分子化合物和高分子化合物 | |
C. | 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 |
D. | 依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有一种第五形态的固体碳,这种新的碳结构称作“纳米泡沫”,它外形类似海绵,比重极小,并具有磁性.纳米泡沫碳与金刚石的转化是化学变化 | |
B. | NO2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所以NO2是酸性氧化物 | |
C. | 铝粉和氧化镁粉末可以组成铝热剂发生铝热反应 | |
D. | 某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能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则该元素一定是N元素 |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足量的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CO2+CO32-十H2O═2HCO3- | |
B. | 少量小苏打溶液滴入Ba(OH)2溶液中:HCO3-+Ba2++OH-═BaCO3↓+H2O | |
C. | 硫氢化钠发生水解:HS-+H2O?H3O++S2- | |
D. | 氧化亚铁加入稀硝酸:FeO+2H+═Fe2++H2O |
12.下列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A. | MgCl2 | B. | CO2 | C. | KOH | D. | 金刚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