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将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瓶中 |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
C.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防止骤冷炸裂 |
D.进行蒸发时蒸发皿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并用坩埚钳夹取 |
A
解析试题分析:浓硝酸见光易分解,则将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A不正确;蒸馏时温度计测量的是蒸汽的温度,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B正确;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防止骤冷炸裂,C正确;进行蒸发时蒸发皿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并用坩埚钳夹取,D正确,答案选A。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正误判断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实验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检验,意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与对应现象或结论的叙述均正确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分离石油,分别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等各种纯净物 |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NH3或HCl气体,并防止倒吸 |
C.装置③:如果“a进b出”可用于收集NO2,如果“b进a出”可用于收集NH3 |
D.装置④:持续通入CO2气体,现象是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变澄清 |
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氨气做喷泉实验主要是利用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这一性质 |
B.向浓硫酸中缓慢加蒸馏水,以稀释浓硫酸 |
C.常温下,浓硝酸可贮存于铁制或铝制容器中 |
D.向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一定含有SO42— |
下列物质的贮存方法,正确的是( )
A.硅酸钠溶液和碱性溶液存放在胶塞密封的试剂瓶中 |
B.氢氟酸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
C.液溴盛放在带有胶塞的细口瓶中 |
D.氯水盛放在棕色细口瓶中 |
下列关于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排列顺序正确是( )
a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b实验和观察,c解释及结论,d预测物质的性质
A.bacd | B.abcd | C.adbc | D.dabc |
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无机材料,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生产领域。若某氮化铝中含有碳或氧化铝中的一种,现用图I中的一些装置来进行检验,使氮化铝样品和NaOH溶液反应:AlN+NaOH+H2O=NaAlO2+NH3↑,根据反应中所生成氨气的体积来测定样品中的氮化铝的质量分数,并根据实验现象来确定杂质的成分(实验中导管体积忽略不计)。
(1)实验有关操作为:a.往烧瓶中放入适量的AlN样品:b.从分液漏斗往烧瓶中加入过量的浓NaOH溶液:c.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测定收集到水的体积。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2)本实验中(图Ⅰ)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3)广口瓶中的试剂X可选用 (填选项前的标号)。
A.汽油 | B.酒精 | C.植物油 | D.CCl4 |
(5)若实验中测得样品的质量为w g,氨气的体积为a L(标况下),则样品中AlN的质量分数为: 。
(6)有人改用图Ⅱ装置进行同样实验,通过测定烧杯中硫酸增加的质量来确定样品中AlN的质量分数。你认为是否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原因是 。
某化学实验小组探究市售食用白醋中醋酸的的准确浓度,取25.00mL某品牌食用白醋于锥形瓶中,在实验室用浓度为c mol/L的标准NaOH溶液对其进行滴定。
(1)如图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若A与C刻度间相差l mL,A处的刻度为25,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应为 mL。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该同学一共进行了三次实验,假设每次所取白醋体积均为VmL,NaOH标准液浓度为c mo1/L,三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消耗NaOH溶液体积/mL | 26.02 | 25.35 | 25.30 |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 。
A.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
B.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装液前用蒸馏水润洗过,未用标准液润洗
C.第一次滴定用的锥形瓶未润洗
D.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3)根据所给数据,写出计算该白醋中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用实验原始数据列式,不必化简):c= 。
酸性KMnO4溶液能与草酸(H2C2O4)溶液反应。某探究小组利用反应过程中溶液紫色消失快慢的方法来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Ⅰ.实验前首先用浓度为0.1000mol?L-1酸性KMnO4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草酸。
(1)写出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滴定过程中操作滴定管的图示正确的是 。
(3)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消失,会使测得的草酸溶液浓度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Ⅱ.通过滴定实验得到草酸溶液的浓度为0.2000mol·L-1 。用该草酸溶液按下表进行后续实验(每次实验草酸溶液的用量均为8mL)。
实验编号 | 温度(℃) | 催化剂 用量(g)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实验目的 a. 实验1和2探究 ; b. 实验1和3探究反应物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c. 实验1和4探究催化剂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 |
体积 (mL) | 浓度 (mol?L-1) | ||||
1 | 25 | 0.5 | 4 | 0.1000 | |
2 | 50 | 0.5 | 4 | 0.1000 | |
3 | 25 | 0.5 | 4 | 0.0100 | |
4 | 25 | 0 | 4 | 0.1000 |
(4)写出表中a 对应的实验目的 ;若50°C时,草酸浓度c(H2C2O4)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 如下图所示,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中画出25°C时c(H2C2O4)随t的变化曲线示意图。
(5)该小组同学对实验1和3分别进行了三次实验,测得以下实验数据(从混合振荡均匀开始计时):
实验编号 | 溶液褪色所需时间(min) |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
1 | 14.0 | 13.0 | 11.0 |
3 | 6.5 | 6.7 | 6.8 |
(6)该实验中使用的催化剂应选择MnSO4而不是MnCl2,原因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