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与对应现象或结论的叙述均正确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分离石油,分别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等各种纯净物 |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NH3或HCl气体,并防止倒吸 |
C.装置③:如果“a进b出”可用于收集NO2,如果“b进a出”可用于收集NH3 |
D.装置④:持续通入CO2气体,现象是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变澄清 |
C
解析试题分析:A、装置是蒸馏装置,但得到的汽油、煤油和柴油等均是混合物,错误;B、该装置不能防倒吸,应在水中加入CCl4,导管插入CCl4层防止倒吸,错误;C、气体密度大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法,a进b出,如NO2,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b进a出,如NH3,正确;D、通入CO2气体产生硅酸沉淀,但硅酸不能再溶解,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相关内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 )
A.用 25mL 量筒量取 18.63mL 盐酸 |
B.用托盘天平称取 12.15克食盐 |
C.用标准的 Na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用去 NaOH 溶液32.30mL |
D.用 pH 试纸测得某溶液 pH 为 5.0 |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四氣化碳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四氣化碳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
B.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盐酸的实验中,可通过旋转玻璃活塞调节滴定速率 |
C.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若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应立即用滴管吸出少量水 |
D.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放在洁净表面皿上用蒸锻水润湿的pH试纸上,测溶液的pH |
下列实验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①可用于表示:0.1mol·L-1的NaOH溶液滴定盐酸的滴定曲线 |
B.②可用于证明:氧化性 Cl2>Br2>I2 |
C.③可用于证明:Ksp(AgCl)>Ksp(AgBr)>Ksp(Ag2S) |
D.④可用于证明:非金属性 Cl>C>Si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放入胆矾晶体,几天后晶体外形发生改变且晶体质量变小 |
B.检验火柴头中的氯元素,可把燃尽的火柴头浸泡在少量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
C.纸上层析法通常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滤纸纤维上的羟基所吸附的水作为流动相 |
D.在比较乙醇和苯酚与钠反应的实验中,要把乙醇和苯酚配成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水溶液,再与相同大小的金属钠反应,来判断两者羟基上氢的活性 |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 |
B.将足量盐酸加入混有少量CaCO3杂质的Na2SO4中可除去杂质 |
C.将混有少量HCl的Cl2通入NaOH溶液中除去HCl |
D.将Fe(OH)3固体加入沸水中制备Fe(OH)3胶体 |
下述实验能到达预期目的的是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4滴稀硫酸,煮沸几分钟, 冷却,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 检验蔗糖是否已水解 |
B | 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 | 比较Cl2与Br2的氧化性强弱 |
C | 将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收集后,用冰水 混合物冷却降温 | 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D | 往鸡蛋清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 | 研究蛋白质的盐析现象 |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将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瓶中 |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
C.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防止骤冷炸裂 |
D.进行蒸发时蒸发皿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并用坩埚钳夹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