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生物质能是一种洁净、可再生能源。生物质气(主要成分为CO、CO2、H2等)与混合,在含有Zn、Cu等元素的催化剂条件下能合成一种生物质能——甲醇。
(1) 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
(2) CO2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是 杂化。
(3) 按电子排布Zn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 区,
其晶体属于六方最密堆积,它的配位数是 。
(4) Cu的一种氯化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空心球代表氯离子),则一个晶胞中所含的数目是 。
(1)N2(2)sp(3)ds 12(4)4
解析试题分析: (1)等电子体原子数相同、价电子数相同。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是N2。
(2)CO2分子中C价层电子对数= =2,C杂化类型为sp。
(3)锌位于IIB族,属于ds区元素。六方最密堆积配位数为12。
(4)晶胞中绿球和蓝球个数分别为=4、8。
考点: 等电子体 中心原子杂化类型 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金属晶体堆积模型 晶胞计算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下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完成下列填空: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 | |
c | | | | | | | | | | | | d | | | e | f | |
| | | | | | | | | | | | | g | | | | |
| | | | | | | | | | | | | | | h | | |
| 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h的最外层有____种运动状态的电子。a、b、c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电子式为________。
(2)d单质溶于i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 元素e与f元素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写元素符号),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____(选填序号)。
a. e的阴离子还原性强于f的阴离子 b. f的氢化物酸性强于e的氢化物
c. e单质的熔点高于f单质 d. e和f形成的化合物中,e显正价,f显负价
(4)元素X(非a~i元素)是所在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非金属元素,它的气态氢化物为三角锥形极性分子,写出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常见的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单质既有σ键乂有π键,且X的第一电离能比其相邻元素都大,Y的电负性比X的小,其基态原子最外层的p电子是该层s电子的两倍,Z是前36号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是56,中子数是30。
(1) Y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周期第_______族,W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
(2) X的氧化物XO2与H2O比较,熔点较高的是_______ (填化学式),Z的氢化物属于 晶体,Z2O2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填编号)
A.离子键 | B.极性共价键 | C.非极性共价键 | D.金属键 |
(4)在250C,101kPa下,W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后恢复至原温度和压强,平均每转移1mol电子放出QkJ的热量,则W单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X~R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元素,其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表:
元素 | X | Y | Z | W | R |
性质信息 | 能形成+7价的化合物 | 日常生活中常见金属,熔化时并不滴落,好象有一层膜兜着 | 通常状况下能形成短周期中最稳定的双原子分子 | 焰色反应为黄色 | 位于第IVA,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
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X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
(2)元素W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
(3)元素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
(4)X的氢化物和Z的氢化物反应形成化合物A,A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将A 溶于水,其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
(5)含Y的某化合物可用作净水剂,该物质的水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6)W的氢氧化物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写出工业上制取该氢氧化物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
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元素①~⑧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 IA | | 0 | |||||
1 | ① | IIA | IIIA | ⅣA | VA | ⅥA | VIIA | |
2 | | | | | | ② | ③ | |
3 | ④ | ⑤ | | | | ⑥ | ⑦ | ⑧ |
(1)在元素①~⑧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最不容易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用电子式表示⑦的气态氢化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④、⑥中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4)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X易被催化分解。某同学取5支大小相同的试管,各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X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实验,研究外界条件对X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 序号 | 条件 | 现象 | 结论 | |
温度/℃ | 催化剂 | ||||
第一组 | 1 | 40 | FeCl3溶液 | 快速产生大量气泡 | 相同条件下,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
2 | 20 | A | 缓慢产生适量气泡 | ||
3 | 5 | FeCl3溶液 | 缓慢产生极少量气泡 | ||
第二组 | 4 | t | MnO2 | 快速产生大量气泡 | |
5 | 20 | 无 | 缓慢产生极少量气泡 |
①第一组实验目的是:相同条件下,探究________________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2的催化剂A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组实验中,实验4的温度t是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 | | |||||||||||||||
| | | | | a | | b | | |||||||||
| | c | | | d | e | | ||||||||||
| | | | | | | | f | | g | | | | | | | |
(1)a的氢化物的分子构型为 ,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 ;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构型为 ,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 ,该分子是 (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2)b、d、e三种元素的氢化物中的沸点最高的是 ,原因是: 。
(3)将g的无水硫酸盐溶解于水中,溶液呈蓝色,是因为生成了一种呈蓝色的配合离子,写出该配合离子的结构简式(必须将配位键表示出来) 。
(4)f(NH3)5BrSO4可形成两种配合物 ,已知f 3+ 的配位数是6,为确定f的配合物的结构,现对两种配合物进行如下实验:在第一种配合物的溶液中加BaCl2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在第二种配合物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则无明显现象,第二种配合物的化学式为 ,该配合物的配体是 、 ;
(5)c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下图甲所示,其晶胞特征如下图乙所示,原子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下图丙所示。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62/d/1j8ka3.png)
c单质晶体中原子的配位数为 。若已知c的原子半径为r,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该晶体的密度为 (用字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