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7.从原子结构的观点看,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的短周期元素,其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同一纵行的主族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不同.分析 同一横行的短周期元素,电子层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同一纵行的主族元素,电子层不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原子结构中电子层数=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则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的短周期元素,其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同一纵行的主族元素,其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不同,
故答案为: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原子结构与元素位置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7.实验室有一种含有少量二氧化硅杂质的石灰石样品,某同学想准确测定该样品的纯度,他取用2.0g样品于烧杯中,把20.0mL稀盐酸分4次加入,充分作用后记录烧杯中固体质量表.请选择合适的数据并计算:
(1)该样品中的纯度是多少;
(2)所取用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3)如果该同学选用稀硝酸测定样品纯度,你认为将对结果有何影响?
次序 | 稀盐酸(mL) | 余固体(g) |
1 | 先加入5.0mL | 1.32 |
2 | 再加入5.0mL | 0.64 |
3 | 再加入5.0mL | 0.20 |
4 | 再加入5.0mL | 0.20 |
(2)所取用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3)如果该同学选用稀硝酸测定样品纯度,你认为将对结果有何影响?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②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③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④化学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决定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的大小
⑤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
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①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②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③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④化学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决定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的大小
⑤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
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A. | ①②③④⑤⑥ | B. | ②③ | C. | ②③⑦ | D. | ①④⑤⑥ |
5.有Xn+、Ym+、Zn-,已知它们各自带有的电荷数值m>n,且X、Y、Z三种原子的M电子层中的电子数均为奇数.若按X→Y→Z的顺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相应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减弱,酸性依次增强 | |
B. | 它们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 |
C. | 它们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的密度依次减小 | |
D. | 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电解质 |
12.下面用轨道表示式表示原子的价电子排布正确的是( )
A. | B. | ||||
C. | D. |
6.水的电离过程为H2O?H++OH-,在不同温度下其离子积为Kw(25℃)=1.0×10-14,Kw(35℃)=2.1×10-14,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c(H+)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 |
B. | 35℃时,c(H+)>c(OH-) | |
C. | 溶液pH:pH(35℃)>pH(25℃) | |
D. | 35℃时已电离的水的浓度约为1.45×10-7 mol/L |
4.某同学对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黑色沉淀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Ⅰ.将光亮铜丝插入浓硫酸,加热;
Ⅱ.待产生大量黑色沉淀和气体时,抽出铜丝,停止加热;
Ⅲ.冷却后,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黑色沉淀,洗净、干燥备用.
(1)步骤Ⅲ中,“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黑色沉淀”的操作是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装有冷水的烧杯中,冷却后过滤.
(2)该同学假设黑色沉淀是CuO.检验过程如下:
查阅文献:检验微量Cu2+的方法是:向试液中滴加K4[Fe(CN)6]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证明有Cu2+.
①将CuO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未见明显现象,再滴加K4[Fe(CN)6]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②将黑色沉淀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滴加K4[Fe(CN)6]溶液,未见红褐色沉淀.
由该检验过程所得结论是黑色沉淀中不含有CuO.
(3)再次假设,黑色沉淀是铜的硫化物.实验如下:
①现象2说明黑色沉淀具有还原性.
②能确认黑色沉淀中含有S元素的现象是B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是NO2+SO2+Ba2++H2O═BaSO4↓+NO↑+2H+.
③为确认黑色沉淀是“铜的硫化物”,还需进行的实验是取冷却后A装置试管中的溶液,滴加K4[Fe(CN)6]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证明有Cu2+,说明黑色沉淀是铜的硫化物.
(4)以上实验说明,黑色沉淀中存在铜的硫化物.进一步实验后证明黑色沉淀是CuS与Cu2S的混合物.将黑色沉淀放入浓硫酸中加热一段时间后,沉淀溶解,其中CuS溶解的化学方程式是CuS+4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4SO2↑+4H2O.
Ⅰ.将光亮铜丝插入浓硫酸,加热;
Ⅱ.待产生大量黑色沉淀和气体时,抽出铜丝,停止加热;
Ⅲ.冷却后,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黑色沉淀,洗净、干燥备用.
(1)步骤Ⅲ中,“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黑色沉淀”的操作是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装有冷水的烧杯中,冷却后过滤.
(2)该同学假设黑色沉淀是CuO.检验过程如下:
查阅文献:检验微量Cu2+的方法是:向试液中滴加K4[Fe(CN)6]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证明有Cu2+.
①将CuO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未见明显现象,再滴加K4[Fe(CN)6]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②将黑色沉淀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滴加K4[Fe(CN)6]溶液,未见红褐色沉淀.
由该检验过程所得结论是黑色沉淀中不含有CuO.
(3)再次假设,黑色沉淀是铜的硫化物.实验如下:
实验装置 | 现象 |
1.A试管中黑色沉淀逐渐溶解 2.A试管内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 3.B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 |
②能确认黑色沉淀中含有S元素的现象是B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是NO2+SO2+Ba2++H2O═BaSO4↓+NO↑+2H+.
③为确认黑色沉淀是“铜的硫化物”,还需进行的实验是取冷却后A装置试管中的溶液,滴加K4[Fe(CN)6]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证明有Cu2+,说明黑色沉淀是铜的硫化物.
(4)以上实验说明,黑色沉淀中存在铜的硫化物.进一步实验后证明黑色沉淀是CuS与Cu2S的混合物.将黑色沉淀放入浓硫酸中加热一段时间后,沉淀溶解,其中CuS溶解的化学方程式是CuS+4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4SO2↑+4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