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如图1所示将一定量的铜片加入到100 mL稀硫酸和硫酸铁的混合溶液中,若铜片完全溶解时(不考虑盐的水解及溶液体积的变化),溶液中的Fe3Cu2H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且测得溶液的pH1,则溶液中c(SO)0.5 mol/L

B. 如图2所示的装置中发生Cu2Fe3===Cu22Fe2的反应,X极是负极,Y极的材料可以是铜

C. 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图3所示,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D. 如图3所示当有0.1 mol电子转移时,有0.1 mol Cu2O生成

【答案】A

【解析】

A.根据溶液中离子间存在电荷守恒原则计算B.由电子转移方向可以知道X为负极,Y为正极,负极应为Cu;C.Cu被氧化生成Cu2O,应为电解池的阳极反应D.根据电极方程式2Cu-2e-+2OH-=Cu2O+H2O 进行计算

A.pH=1,c(H)=0.1 mol/L,由电荷守恒可以知道3c(Fe3+)+2c(Cu2+)+c(H)+3c(Fe2+)=2c(SO),且溶液中的Fe3+、Cu2+、H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由Cu+2Fe3+===Cu2++2Fe2+可以知道, c(Fe2+)= 0.2 mol/L ,可计算得出c(SO)=0.5 mol/L ,A项正确B.由电子转移方向可以知道X为负极,Y为正极,负极应为Cu,Y极的材料可以活泼性比铜弱的金属或非金属,故B错误;C.Cu被氧化生成Cu2O,应为电解池的阳极反应,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D.电极方程式为2Cu-2e-+2OH-=Cu2O+H2O,当有0.1 mol电子转移时,有0.05molCu2O生成,故D错误 正确选项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实验室制取氯气除了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外还可利用下列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该反应的优点是反应产生氯气速度快、不需加热。下图是实验室利用此反应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

1)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 ,实验进行时C中可能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_______

2)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依次放入______ (“a”“b”“c”)

a

b

c

干燥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碱石灰

浓硫酸

无水氯化钙

湿润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3)设计装置DE 的目的是为了比较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已知Br2的水溶液因浓度不同而呈现橙色或红棕色,I2难溶于水而易溶于苯,且I2的苯溶液为紫红色.当向D中缓缓通入足量Cl2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红棕色,说明Cl2的氧化性大于Br2,请写出D中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表示出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__ 。打开活塞,将 D中的少量溶液加入E中,振荡E,观察到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该现象______ (不能”)说明 Br2的氧化性大于I2

4)装置F的作用是除去污染性的物质(Cl2Br2),已知 Cl2NaOH反应时产物中可能有NaClNaClONaClO3,且值与温度高低有关.若烧杯中装有500mL 0.2mol/L NaOH溶液,则最多可吸收标况下的Cl2的体积为______ L(忽略Cl2溶于水)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