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时,首先在光具座上放置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若光具座A处放置蜡烛,则C处应放置_____(选填“凸透镜或“光屏”)。器材正确放置后,还应对其进行调整,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器材如图甲所示位置放置时,光屏上恰好成清晰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的实像。
(3)下表是实验成清晰像时,小明记录的几组物距和对应像距的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回答问题。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物距u/(cm) | 30 | 20 | 15 | 10 | 5 |
像距v/(cm) | 15 | 20 | 30 | 40 | / |
①生活中使用的_____就是根据第5次实验成像特点工作的。
②通过观察表格中的数据,老师发现表格中第_____次实验数据是编造的。
③第2次实验时,光屏上所成像是倒立、_____的实像。
(4)器材摆放位置如图乙所示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某同学摘下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与透镜之间的合适位置上,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同学是_____(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答案】光屏 缩小 放大镜 4 等大 近视眼
【解析】
(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光具座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若图中A处放置蜡烛,则B位置上应放置凸透镜,C处应放置光屏;
(2)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则烛焰距离凸透镜30cm时,即f=10cm,u=30cm,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以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①由第2次实验数据u=v=20cm可知,凸透镜f=10cm,第5次实验中u=5cm<f,所以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为放大镜;
②凸透镜f=10cm,物体在焦点上,不能成像,所以第4次实验u=10cm不能成像,所以第4次实验数据是编造的;
③第2次实验数据u=v=20cm,物距等于二倍焦距,像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
(4)如图乙所示,烛焰距离凸透镜30cm时,即f=10cm,u=30cm,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眼镜放在蜡烛与透镜之间的合适位置上,像成在了大于二倍焦距的位置,也就是说眼镜将光线发散了,起到发散作用的是凹透镜,因此该同学是近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