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应该选用较_____(填“薄”或“厚”)的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_____。
(2)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是为了多次实验_____(选填“寻找普遍规律“或“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3)实验时若玻璃板如图乙所示倾斜放置请你在图乙中画出蜡烛A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______)
此时,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蜡烛B与蜡烛A的像_____(“能”或“不能”)完全重合。
【答案】薄 位置 寻找普遍规律 不能
【解析】
(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
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B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一次实验不具有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研究像与物体到镜面距离的普遍规律,避免实验现象的偶然性;
(3)先分别作出蜡烛A的两个端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然后用虚线连接,即为蜡烛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蜡烛B与蜡烛A的像不能完全重合。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时,首先在光具座上放置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若光具座A处放置蜡烛,则C处应放置_____(选填“凸透镜或“光屏”)。器材正确放置后,还应对其进行调整,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器材如图甲所示位置放置时,光屏上恰好成清晰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的实像。
(3)下表是实验成清晰像时,小明记录的几组物距和对应像距的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回答问题。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物距u/(cm) | 30 | 20 | 15 | 10 | 5 |
像距v/(cm) | 15 | 20 | 30 | 40 | / |
①生活中使用的_____就是根据第5次实验成像特点工作的。
②通过观察表格中的数据,老师发现表格中第_____次实验数据是编造的。
③第2次实验时,光屏上所成像是倒立、_____的实像。
(4)器材摆放位置如图乙所示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某同学摘下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与透镜之间的合适位置上,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同学是_____(填“近视眼”或“远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