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ABC内接于⊙O,AB是⊙O的直径.PC是⊙O的切线,C为切点,PD⊥AB于点D,交AC于点E.
(1)求证:∠PCE=∠PEC;
(2)若AB=10,ED=,sinA=
,求PC的长.
【答案】(1)见解析;(2)PC=.
【解析】
(1)由弦切角定理可知∠PCA=∠B,由直角所对的圆周角等于90°可知∠ACB=90°.由同角的余角相等可知∠AED=∠B,结合对顶角的性质可知∠PCE=∠PEC;
(2)过点P作PF⊥AC,垂足为F.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和勾股定理可求得AC=8,AE=,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知EF=
,然后证明△AED∽△PEF,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PE的长,从而得到PC的长.
(1)∵PC是圆O的切线,
∴∠PCA=∠B.
∵AB是圆O的直径,
∴∠ACB=90°.
∴∠A+∠B=90°.
∵PD⊥AB,
∴∠A+∠AED=90°.
∴∠AED=∠B.
∵∠PEC=∠AED,
∴∠PCE=∠PEC.
(2)如图所示,过点P作PF⊥AC,垂足为F.
∵AB=10,sinA=,
∴BC=AB=6.
∴AC==8.
∵DE=,sinA=
,
∴AE=.
∴EC=AC﹣AE=8﹣=
.
∵PC=PE,PF⊥EC,
∴EF=.
∵∠AED=∠PEF,∠EDA=∠EFP,
∴△AED∽△PEF.
∴,
.
解得:EP=.
∴PC=.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运动员将小球沿与地面成一定角度的方向击出,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条件下,小球的飞行高度h(m)与它的飞行时间t(s)满足二次函数关系,t与h的几组对应值如下表所示.
t(s) | 0 | 0.5 | 1 | 1.5 | 2 | … |
h(m) | 0 | 8.75 | 15 | 18.75 | 20 | … |
(1)求h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t的取值范围);
(2)求小球飞行3s时的高度;
(3)问:小球的飞行高度能否达到22m?请说明理由.
【题目】已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x2﹣2x﹣3.
(1)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 ,顶点坐标是 .
(2)在坐标系中利用描点法画出此抛物线;
x | … | … | |||||
y | … | … |
(3)结合图象回答:当﹣2<x<2时,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是 .
【题目】省射击队为从甲、乙两名运动员中选拔一人参加全国比赛,对他们进行了六次测试,测试成绩如下表(单位:环):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第六次 | |
甲 | 10 | 8 | 9 | 8 | 10 | 9 |
乙 | 10 | 7 | 10 | 10 | 9 | 8 |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计算出甲的平均成绩是 环,乙的平均成绩是 环;
(2)分别计算甲、乙六次测试成绩的方差;
(3)根据(1)、(2)计算的结果,你认为推荐谁参加全国比赛更合适,请说明理由.
计算方差的公式:s2= [(x1-
)2+(x2-
)2++(xn-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