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题目内容
如图,在△
中,点
、
分别为边
、
上的点,且
∥
,若
,
,
,则
的长为( )
A.3
B.6
C.9
D.12
试题答案
相关练习册答案
B.
试题分析:由AD=5,BD=10,即可求得AB=15,又由
得:△ADE∽△AB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得
,则可求得AC=9.所以CE=6.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新课程学习指导系列答案
学生实验报告册辽海出版社系列答案
系统集成新课程同步导学练测系列答案
世纪英才英才教程系列答案
应用题卡系列答案
新课程新教材导航学系列答案
天天5分钟计算题系列答案
新概念英语单元测试AB卷系列答案
阳光课堂人民教育出版社系列答案
学业质量模块测评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在同一时刻,身高1.6米的小强在阳光下的影长为0.8米,一棵大树的影长为4.8米,则树的高度为
_米.
若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为2∶3,则这两个三角形周长的比为
.
如图,矩形ABCD中,AD=3厘米,AB=a厘米(a>3).动点M,N同时从B点出发,分别沿B?A,B?C运动,速度是1厘米/秒.过M作直线垂直于AB,分别交AN,CD于P,Q.当点N到达终点C时,点M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1)若a=4厘米,t=1秒,则PM=
_________
厘米;
(2)若a=5厘米,求时间t,使△PNB∽△PAD,并求出它们的相似比;
(3)若在运动过程中,存在某时刻使梯形PMBN与梯形PQDA的面积相等,求a的取值范围;
(4)是否存在这样的矩形:在运动过程中,存在某时刻使梯形PMBN,梯形PQDA,梯形PQCN的面积都相等?若存在,求a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在一个边长为a(单位:cm)的正方形ABCD中.
(1)如图1,如果N是AD中点,F为AB中点,连接DF,CN.
①求证:DF=CN;
②连接AC.求DH:HE: EF的值;
(2)如图2,如果点E、M分别是线段AC、CD上的动点,假设点E从点A出发,以
cm/s速度沿AC向点C运动,同时点M从点C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CD向点D运动,运动时间为t(t>0),连结DE并延长交正方形的边于点F,过点M作MN⊥DF于H,交AD于N.判断命题“当点F是边AB中点时,则点M是边CD的三等分点”的真假,并说明理由. (4分)
如图D,E分别是△ABC的AB,AC边上的点,且DE∥BC,AD∶AB=1∶4,
(1)证明:△ADE∽△ABC;
(2)当DE=2,求BC的长.
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射线AE与射线BC交于点E,射线AF与射线CD交于点F,∠EAF=45°.
(1)如图1,当点E在线段BC上时,试猜想线段EF、BE、D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2)设BE=x,DF=y,当点E在线段BC上运动时(不包括点B、C),如图1,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指出x的取值范围.
(3)当点E在射线BC上运动时(不含端点B),点F在射线CD上运动.试判断以E为圆心以BE为半径的⊙E和以F为圆心以FD为半径的⊙F之间的位置关系.
(4)当点E在BC延长线上时,设AE与CD交于点G,如图2.问⊿EGF与⊿EFA能否相似,若能相似,求出BE的值,若不可能相似,请说明理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角形的重心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B.三角形的一条中位线与第三边上的中线互相平分.
C.坡面的水平长度
与铅垂高度
的比是坡比
D.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如图,小华为了测量所住楼房的高度,他请来同学帮忙,测量了同一时刻他自己的影长和楼房的影长分别是0.5米和10米.已知小华的身高为1.6米,那么他所住楼房的高度______.
A.8米
B.16米
C.32米
D.48米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