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地鼠害严重,人们采取各种措施捕捉老鼠,但效果均不明显。从生态学的角度考虑,应该采取的防治鼠害的最佳措施是( )
A.大量投放鼠药,把老鼠毒死B.经常发动群众四处围捕老鼠
C.禁止捕杀蛇、猫头鹰等鼠类天敌D.保护好粮仓,使老鼠断粮
【答案】C
【解析】
生物防治是利用一种生物对另一种生物的方法。生物防治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注意措施应该科学,对环境损害小利于可持续发展。
A.大量投放鼠药,把老鼠全部毒死,易造成环境污染,有时也可误杀其他生物,故A错误。
B.人人参与,捕捉老鼠虽然可行,但效率低,不是最科学办法,故B错误。
C.生态灭鼠,禁止捕杀蛇、猫头鹰等鼠类天敌,这些老鼠的天敌可灭鼠,又保护态环境,故C正确。
D.保护好粮仓,使老鼠断粮,不符合客观实际情况,故D错误。
故选C。
【题目】我校生物调查小组做了如下实验,下表为“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几组实验记录。
试管 | 加入物质(各2毫升) | 水温 | 时间 | 试剂 | 加碘后的现象 |
① | 米糊+唾液 | 0℃ | 10分钟 | 碘液 | |
② | 米糊+唾液 | 57℃ | 10分钟 | 碘液 | |
③ | 米糊+唾液 | 37℃ | 10分钟 | 碘液 | |
④ | 米糊+清水 | 37℃ | 10分钟 | 碘液 | |
⑤ | 脂肪颗粒+唾液 | 37℃ | 10分钟 | 碘液 |
(1)在表格内填写实验现象______(选填“变蓝”或“不变蓝”)。
(2)①号和②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______。
(3)③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______。
(4)⑤试管有何变化?原因是?______。
【题目】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衣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小平对此进行了探究,他的实验过程如下:
组别 | A | B | C |
处理 | 干燥环境 | 潮湿环境 | 潮湿环境 |
方法 | 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的环境里 | 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的环境里 | 将①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②的环境里 |
实验结果(一周后观察) | 不发霉 | 发霉 | 不发霉 |
(1)通过A与B的对照实验,小平想探究的问题是:_____?这一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分析实验结果,小平得出的结论应该是_____。
(2)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的生活的影响,小平设计的C组实验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___和___。
(3)通过小平的实验,请你说出一种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____。
(4)在日常生活中,由于食品的保存不当食品就会腐败,食品腐败的原因主要是由____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