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提出 问题 | 馒头的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 |
作出 假设 | 馒头的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 |
制定并 实施 计划 | 1.实验中模拟牙齿咀嚼的方法是馒头碎屑;模拟舌的搅拌的方法是用玻璃棒搅拌. 2.实验中取唾液的方法是把一次性杯子放在舌头底下,一段时间后,就会有唾液流下来 3.实验中将三只试管放在37℃温水中的原因是37℃接近人体体温,酶的活性最强 |
实验 现象 | 加入馒头碎屑,注入2mL唾液的(1)号试管的现象是不变蓝,原因是1号试管中含有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 加入馒头碎屑,注入2mL清水的(2)号试管的现象是变蓝,原因是2号试管中没有唾液,淀粉无变化,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 加入馒头,注入2mL唾液的(3)号试管的现象是变蓝,原因是3号试管中虽然加入了唾液,但是由于馒头没有被切碎,也没有和唾液充分搅拌,减少了馒头中淀粉与唾液的接触面积,因此馒头块中的淀粉没有完全被消化,滴加碘液后仍然变蓝色 |
得出 结论 | 馒头的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 |
分析 从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可知,该实验是设置两组对照实验:1和2是以唾液为变量的一组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1和3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食物的消化有促进作用.
解答 解:制定并实施计划:1、实验中加入的馒头碎屑模拟牙齿的咀嚼.用玻璃棒搅拌模拟舌的搅拌.
2、把一次性杯子放在舌头底下,一段时间后,就会有唾液流下来.
3、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是人体的体温,37℃接近人体体温,酶的活性最强.
实验现象:淀粉遇碘变蓝色,这是淀粉的特性;1号试管中含有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2号试管中没有唾液,淀粉无变化,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3号试管中虽然加入了唾液,但是由于馒头没有被切碎,也没有和唾液充分搅拌,减少了馒头中淀粉与唾液的接触面积,因此馒头块中的淀粉没有完全被消化,滴加碘液后仍然变蓝色.
故答案为:制定并实施计划:1馒头碎屑;用玻璃棒搅拌;2把一次性杯子放在舌头底下,一段时间后,就会有唾液流下来;337℃接近人体体温,酶的活性最强;
实验现象:1号试管中含有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2号试管中没有唾液,淀粉无变化,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3号试管中虽然加入了唾液,但是由于馒头没有被切碎,也没有和唾液充分搅拌,减少了馒头中淀粉与唾液的接触面积,因此馒头块中的淀粉没有完全被消化,滴加碘液后仍然变蓝色
点评 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7.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角上常被沾上一些鬼针草带刺的“针”,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 | 毁坏了鬼针草 | B. | 帮助鬼针草传播种子 | ||
C. | 便于携带 | D. | 所有生物及其栖息环境 |
12.青蛙和蟾蜍一到冬天就会冬眠,影响这种习性的环境因素是( )
A. | 温度 | B. | 阳光 | C. | 水 | D. | 土壤和空气 |
9.下列动物中,哪种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哺乳动物( )
A. | 扬子鳄 | B. | 黑猩猩 | C. | 企鹅 | D. | 金丝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