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水的电解

B.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盛有铁钉的烧杯中

C.向少量的H2O2溶液中加入MnO2固体

D.加热一定量KMnO4固体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的现象,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而不是质量比,故A是错误的;将一定 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盛有铁钉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铁钉表面会有一层红色的物质附着,那物质就是铜,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56,生成的铜的质量为64,金属的质量增加,故B是正确的;向少量的H2O2溶液中加入MnO2固体,随着反应的进行,H2O2溶液会反应完,等H2O2溶液会反应完就不在产生氧气了,故C是错误的;加热一定量KMnO4固体,生成氧气的同时还生成了二氧化锰和锰酸钾固体,故只能说固体质量减少了 但不可能会为0,故D是错误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某实验小组对载人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一般都要安装盛放过氧化钠(Na2O2)颗粒的装置感到非常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是否为一种制氧剂?与人呼出的哪种气体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 ①人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N2.O2.CO2和水蒸气等。

CO2 + 2NaOH Na2CO2 + H2O

(提出猜想)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N2CO2或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进行实验)

实验 Ⅰ:验证过氧化钠与氮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1)实验操作如图1所示。

2)实验现象及结论:观察到_________ 现象 ,判断过氧化钠与氮气没有发生反应。

实验 Ⅱ:验证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1)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所示装置。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发生的变化是______变化。

2)实验现象及结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发生反应并生成氧气。

实验 Ⅲ: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

1)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3所示装置。(提示:C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可能未反应的二氧化碳)

2)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装置中加入药品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A装置中缓慢加入稀盐酸

A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C装置中有气泡出现。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在D内进行检验。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

(实验反思)

1)根据实验Ⅱ和Ⅲ,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或水蒸气反应后,还产生了另一种物质,该物质是________(填单质化合物)。

2)某同学对实验Ⅲ的设计提出疑问:该实验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反应,你认为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氧泡泡”系列产品去污能力强、绿色环保,其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某化学活动小组对过碳酸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Ⅰ.过碳酸钠在水中易离解成Na2CO3和H2O2,其水溶液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

Ⅱ.过碳酸钠与盐酸反应:2(2Na2CO33H2O2)+8HCl═8NaCl+4CO2↑+3O2↑+10H2O;

Ⅲ.过碳酸钠的去污能力主要与其在反应中释放处的“活性氧”有关,“活性氧”含量越高,去污能力越强。

(1)20℃时测得1%过碳酸钠水溶液的pH为10.5,说明其溶液呈_______(选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向过碳酸钠水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时产生大量气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为测定某“氧泡泡”样品中“活性氧”的含量,取20g样品按如图实验装置与足量盐酸反应。(已知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装置气密性良好)。

①将盐酸慢慢地滴入A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________时,停止滴加盐酸。

②装置B可吸收生成的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某同学想用C与D装置收集氧气并测量O2的体积,则 B装置需连接C装置的___端(填“a”或“b”)。

如图所示,将反应后A中所得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固体NaCl的质量为11.7g,请据此计算出该过碳酸钠样品的“活性氧”含量(写出其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

提示:过碳酸钠样品中“活性氧”含量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活性氧”含量=×1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