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B. t1℃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乙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C. t2℃时,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饱和溶液大

D. 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配饱和溶液,甲溶液质量大

【答案】D

【解析】

A、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正确,因为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不符合题意;
B、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将t1℃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乙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因为乙有固体析出,不符合题意;
Ct2℃时,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饱和溶液大,因为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大于乙,不符合题意;
D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配饱和溶液,甲所需溶剂质量小于乙,故乙溶液的质量大,符合题意。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有泛的应用。某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研究。

(实验一)对于没有明显实验现象的中和反应,如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要证明它们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可通过如下实验来进行。

将稀盐酸逐滴匀速加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数字化仪器对反府过程中溶液的pH、温度进行实验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如图所示中。

如图、如图均能证明中和反应发生了,如图能证明中和反应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如图还能得出的其他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取少量难溶的氢氧化镁置于试管中加水振荡,得到浑浊液,再加入稀盐酸,若观察到现象_____,就可说明反应已经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在敞口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意外发现有气泡产生,同学们认为产生意外现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变质,变质后的物质和盐酸反应生成了___________气体。

(实验三)用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证明酸与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

(1)在试管①和②中加入等质量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并在试管②里加入一些固体氢氧化钠和无水醋酸与无水硫酸铜粉末混合,段时间后试管②中无水硫酸铜粉末先变蓝,说明有水生成,从而证明中和反应发生了。

(2)小艺认为上述对照试验不能证明酸与碱发生了中和反应,小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应怎样改进试验?______

(实验四)利用如图所示的原理来证明酸与碱可以发生中和反应。

(1)在盛有10mL浓硫酸的烧杯中倒入5mL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温度迅速上升,由此证明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中和反应。小涵认为该实验不能证明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小涵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