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汉代海昏侯国遗址考古发掘出大量珍贵文物。
(1)下图是首都博物馆展出的3件文物,其中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填序号)。
(2)出土的铁质编磬锈蚀严重,金饼却依然金光灿灿,从物质性质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
(3)钢铁露置在空气中易生锈,请提出防止其生锈的一种措施____。
【答案】AC 铁的化学性质比金活泼,铁易生锈 在铁制品表面喷漆、涂油或镀一层其它金属
【解析】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单质以及它们的合金,故选AC。
(2)金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易和其它物质发生反应,铁比金活泼,在自然界中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以铁更易被腐蚀。
(3)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铁制品表面喷漆、涂油或镀一层其它金属,都可以使铁制品与空气隔绝,防止铁制品生锈。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Mg、Zn、Fe与稀盐酸反应 | 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与足量的镁粉、锌粉 | 将铜片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 | 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锌和盐酸溶液中加入锌粒 |
A. A B. B C. C D. D
【题目】某化学小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①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红磷燃烧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水_______________。
③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四硫化钠(Na2S4)固体可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反应原理为:2Na2S4+O2+2H2O == 8S↓+4NaOH(氢氧化钠)。
小资料:四硫化钠(Na2S4)与氧气、水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固体硫(S)和易溶于水的氢氧化钠。
【实验过程】
①取足量的四硫化钠固体加入试管中,再加入适量的水,迅速塞紧橡胶塞,充分振荡。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1(如图1所示)。
②将该试管插入水中(如图2所示),拔下橡胶塞,观察到_____________,塞紧橡胶塞。将试管取出,倒转过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2。理论上h2∶h1=______________。
③按照①和②再重复实验2次。3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
h1/cm | 11.0 | 11.4 | 11.6 |
h2/cm | 8.7 | 9.1 | 9.2 |
根据第3次实验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结果精确到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