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推断物质的组成,是认识物质的一种方法。研究水的组成就是利用了这种方法。电解水实验结果如图13所示。
(1)根据实验中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确定了水是由 组成。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 。
(2)已知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通过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推求出水分子组成中 为2︰1,经进一步科学确认,得出水的化学式为H2O。
(3)写出此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氢元素和氧元素;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或质量守恒定律)
(2)氢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
(3)2H2O2H2↑ + O2↑
【解析】
(1)电解水生成氢氧两种气体,确定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2)因为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每个氢分子和氧分子都是由两个原子构成的,通过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推求出水分子组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为2:1,可得出水的化学式为H2O。(3)写出此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通电2H2↑+O2↑。故答案为:(1)氢元素和氧元素;,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2)氢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3) 2H2O2H2↑+O2↑。
【题目】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证明氧化铜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并与相同条件下的催化效果做比较,实验时间均以生成气体为准(即比较反应速率).用图示装置测量产生气体的体积,其它可能影响实验因素均已忽略,相关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 过氧化氢溶液体积 | 催化剂 | 待测数据 |
① | 无 | ||
② | 氧化铜 | ||
③ |
图中油层的作用是________
从设计原理看,实验中的“待测数据”可以是指________.
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气体体积,在读取反应前后量气管中液面的读数的过程中,应注意________(填字母编号).
.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读数前不能移动量气管和水准管
.保持水准管静止,待水准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读数前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
如果要进一步探究氧化铜是否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请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步骤和现象 |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
取过氧化氢溶液,加入氧化铜后,产生的速率比未加入时快得多 | 氧化铜能够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题目】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夹持仪器已略去)
(猜想与假设)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可能有温度、溶液的浓度、催化剂种类.
(实验记录)同学们进行6组实验,实验记录如表:
实验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 30 | 30 | 15 | 30 | 30 | 30 |
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mL) | 6 | x | 6 | 6 | 6 | 6 |
水槽中水的温度 | 20 | 90 | 70 | 70 | 20 | 20 |
锥形瓶中的物质 | ﹣﹣﹣﹣﹣ | ﹣﹣﹣﹣﹣ | ﹣﹣﹣﹣﹣ | ﹣﹣﹣﹣﹣ | 0.5gNaCl | 0.5gFeCl3 |
60min内产生氧气(mL) | 0.0 | 41.0 | 4.5 | 12.1 | 2.0 | 650.0 |
(解释与结论)
(1)实验②中应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x是_____mL.
(2)实验①~⑥通过测定相同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来比较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还可以通过测定_____来比较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3)得出“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越大分解速率越大”结论所依据的实验是_____(填序号).
(4)通过实验①、②、④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反思与评价)
(5)同学们认为实验室制氧气,应选择实验⑥而不选实验②的理由是_____(答两点).
(6)某同学改用如图2所示装置代替气囊完成实验②,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
a.将导管伸入量筒,开启控温加热器,滴入过氧化氢溶液
b.开启控温加热器,将导管伸入量筒,滴入过氧化氢溶液
c.开启控温加热器,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待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将导管伸入量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