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兴趣小组分别用红磷燃烧法燃碳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燃碳法的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从而达到测定密闭容器内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目的。

1)利用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选择该药品的原因是①_____;②_____;(任写两点)

2)写出燃碳法中涉及化学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

3)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后,进入集气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分数仍然小于1/5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不准确呢?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可能是木炭取的量过少 乙同学:可能是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小组同学发现实验结束后,燃烧匙中还有残留的黑色固体,都认为_____同学的猜想不合理。

(查阅资料)木炭、棉花和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停止后,残留氧气的体积分数分别高达14.0%、8.0%16.0%乙同学又利用上述装置设计了如下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请你在横线上填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将足量木炭点燃,迅速插入集气瓶中;

木炭燃烧,发光,放热

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

气瓶中的氧气

2.待冷却后,再将燃着的(填棉花蜡烛)伸入该集气瓶中。

_____

【答案】红磷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生成物是固体 +氧气 二氧化碳(或C+O2CO2)、氢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水(或NaOH+CO2Na2CO3+H2O 棉花继续燃烧

【解析】

1)利用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选择该药品的原因:红磷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磷燃烧后瓶内的气压降低,打开止水夹后,进入集气瓶水的体积等于消耗的氧气体积;

2)“燃碳法”中涉及的反应: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碳+氧气二氧化碳(或C+O2CO2),氢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水(或NaOH+CO2Na2CO3+H2O);

3)小组同学发现实验结束后,燃烧匙中还有残留的黑色固体(碳),都认为甲同学的猜想不合理

查阅资料:木炭、棉花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停止后,残留氧气的体积分数分别高达14.0%8%,木炭燃烧后剩余气体中氧气含量高于8%,所以棉花继续燃烧。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将足量木炭点燃,迅速插入集气瓶中;

木炭燃烧,发光,放热

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2.待冷却后,再将燃着的棉花伸入该集气瓶中。

棉花继续燃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请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不露相

提到氨气(),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它具有刺激性气味,让人避之不及。其实在生产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可用于降低黄曲霉的毒性,黄曲霉是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划定的一类天然存在的致癌物质,存在于花生,玉米等粮油及其制品中。使用熏蒸法降低食物中滋生的黄曲霉素是食品工业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是利用与食品中的水反应生成新物质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再与黄曲霉素反应,从而有效的降低黄曲霉的毒性。实验人员通过实验寻找氨气熏蒸法的最佳条件。将50g花生破碎成粉末,包裹密封并注入氨气。置于恒温箱进行熏蒸。图1是在相同熏蒸时间、浓度和花生含水量的条件下,熏蒸温度对降解某种黄曲霉素的影响。

也可用于吸收。近年来,搜捕与封存被认为是减少排放的有效途径。溶于水后形成氨水可作为吸收的新型吸收剂。图2为工业吸收二氧化碳的装置示意图。实验研究表明,的脱除率受到反应温度,氨水流量,氦水浓度等多种因因素影响。当喷雾塔内的反应温度低于40℃时,二氧化碳的脱除率随着氨水流量和氨水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升高,最高可达到85%,大大减少了的排放,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

至此你对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认识呢?希望在今后的化学学习中,你还会对有更全面的认识!

1)请写出的物理性质_____(答1条即可)。

2)氨气熏蒸法中,与食物水结合的过程属于_____变化(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3)依据图1回答:

①在25℃~45℃的范围内,随着熏蒸温度的升高,黄曲霉素的降解率逐渐_____(填增大减小

②当温度为40℃45℃时,测得降解率分别为84.34%84.35%,基本相同,考虑到经济性原则,应选取的最佳熏蒸温度为_____

4)下列关于氨水吸收二氧化碳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从喷雾塔出气口排放出的气体中不含

b.吸收过程中喷雾塔内的反应温度对脱除率没有影响

c.温度低于40℃时,喷洒浓度较高的氨水,有助于提升的脱除率

d.减少的排放,可以有效的减缓温室效应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