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医用双氧水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一般用于物体表面消毒。小明同学腿部擦伤,大夫在她伤口上涂了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小明看到伤口处产生了小气泡,很好奇。为什么瓶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涂到伤口上,分解就加快了呢?
(查阅资料)
(1)过氧化氢是人体代谢废物之一,人体存在过氧化氢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2)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快慢有影响,人体正常体温是37℃。
(提出猜想)
猜想1:过氧化氢分解加快是因为体温比瓶中的温度高。
猜想2:过氧化氢分解加快是因为伤口中有过氧化氢酶。
(实验探究)
小明准备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测定过氧化氢分解的快慢,实验前在注射器中吸入过氧化氢溶液,量筒内装满水,并用排水法。记录2分钟收集的气体体积。
进行实验:
序号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 分两次进行实验,均注入5 mL过氧化氢溶液 第一次在常温下进行 第二次将试管浸在37℃的温水中 | 量筒中2分钟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均为5 mL | (1)__________ |
② | 分两次进行实验,均注入5 mL过氧化氢溶液 第一次向试管中加入一小粒过氧化氢酶,然后浸在37℃的温水中 (2)第二次__________ | 第一次,量筒中2分钟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56 mL 第二次,量筒中2分钟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5 mL | 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是因为过氧化氢酶的作用 |
(3)实验①②中,有三次收集到的气体均为5 mL,若用带火星的木条去检验这5 mL气体,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4)写出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小明反思了实验过程,认为实验①得出的结论可能存在不足。于是他又查阅资料。科研工作者以10 mL30%的H2O2溶液为样本,加入相同的过氧化氢酶,分别做了如下9组不同的实验,所得如下数据:
序号 | 因素 | O2(ml) | ||
温度 | pH | 浸取时间 | ||
1 | 35 | 6.4 | 6 | 43.7 |
2 | 35 | 6.8 | 8 | 71.6 |
3 | 35 | 7.2 | 10 | 38.4 |
4 | 37 | 6.4 | 6 | 52.3 |
5 | 37 | 6.8 | 8 | 97.6 |
6 | 37 | 7.2 | 10 | 41.2 |
7 | 39 | 6.4 | 6 | 47.4 |
8 | 39 | 6.8 | 8 | 77.4 |
9 | 39 | 7.2 | 10 | 37.7 |
(5)综合分析表中数据,本实验最适宜条件为____组(填序号),影响过氧化氢酶发挥作用的因素有_________。酶对双氧水分解的催化作用受多个因素影响,不仅各个因素独立作用,而且因素之间有联合作用,有时个别因素对酶的抑制较强。
【答案】猜想1不成立(合理给分) 不加过氧化氢酶,直接将试管浸在37℃的温水中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5 温度 浸取时间 pH
【解析】
进行实验:
①分两次进行实验,均注入5 mL过氧化氢溶液,第一次在常温下进行,第二次将试管浸在37℃的温水中,实验现象为:量筒中2分钟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均为5 mL,说明过氧化氢分解加快不是因为体温比瓶中的温度高,故得出的结论为:猜想1不成立;
②根据实验结论: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是因为过氧化氢酶的作用,故该实验是探究了过氧化氢酶能否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根据控制变量法,除了一个加过氧化氢酶、一个不加,其它因素相同,故(2)第二次:不加过氧化氢酶,直接将试管浸在37℃的温水中;
(3)实验①②中,有三次收集到的气体均为5 mL,这时收集到的氧气浓度较小,若用带火星的木条去检验这5 mL气体,观察到现象是: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4)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由表中数据可知,第5组2分钟内收集氧气的体积最大,为97.6mL,故本实验最适宜条件为第5组;
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浸取时间、pH都能影响过氧化氢酶发挥作用。
【题目】分析下列表格及依据表格中部分数据绘制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温度/℃ | 0 | 20 | 40 | 60 | |
溶解度/g | 氯化钠 | 35.7 | 36 | 36.6 | 37.3 |
硝酸钾 | 13.3 | 31.6 | 63.9 | 110 | |
氢氧化钙 | 0.185 | 0.165 | 0.141 | 0.116 |
A.推测曲线甲表示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B.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
C.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D.将20℃时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升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