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19世纪末,科学家瑞利通过如下两种方法制得氮气,并测得其密度,从而获得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请你参与以下的科学发现过程。

方法I:利用空气分离出氮气

实验步骤

解释或结论

1)将清新洁净的空气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通过浓硫酸的 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

2)将气体通过能与氧气反应的物质(提示:反应不能生成新的气体)

请写 出一种能用于除去氧气的物质____________

3)收集剩余气体,并测定该气体的密度。

密度: 1.2572g/L

方法Ⅱ:用亚硝酸钠(NaNO2)和氯化铵(NH4Cl)反应制取氮气,同时还生成了氯化钠和一种常见的液态物质(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B部分的冰盐起冷凝作用)。测得氮气的密度为1.2508g/L.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实验小组同学采用方法Ⅱ测定氮气的密度,操作步骤如下:

20°C时,经过必要的实验操作后,取含NH4Cl固体0.214g的饱和NH4Cl溶液放入烧瓶,连接装置;

调节水准管,使其与量气管中液面相平,记录量气管中水面读数为10.0mL

③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逐滴滴入饱和NaNO2溶液,加热至反应发生,移走酒精灯:

烧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关闭分液漏斗A的活塞;

⑤待冷却至室温,调节两边液面高度相平,记录量气管中水面读数为100.0mL

⑥处理剩余药品,整理实验台。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1)步骤①中加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移走酒精灯后,实验可持续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该实验中生成的氮气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g/L(保留4位小数)

[解释与结论]瑞利(Rayleigh)发现,采用方法Ⅰ得到的氮气在相同条件下比其他方法得到的纯氮气密度总是偏大0.5%~ 0.6%。若实验设计与操作均无错误,且氮气已完全干燥,请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已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密度就越大)

[反思与评价]

1)装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与蒸馏烧瓶之间连接的导管所起的作用是____

A 防止NaNO2饱和溶液蒸发

B 保证实验装置不漏气

C 使NaNO2饱和溶液顺利滴下

D 使测得的N2体积更准确

2)科学家瑞利仅仅是从小数点第三位数的差别,发现了新物质。这启示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习科学家的______________

A 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敢于怀疑的批判精神

B 科学研究中遇到疑惑就趁早放弃,不要浪费时间

C 不能因为微小的差异而放过一次成功的机会

D 要相信权威,权威一定是正确的

3)在实验室中,我们也可将氨气通过炽热的装有氧化铜的硬质玻璃管,生成铜、氮气和水蒸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操作正确,除去水蒸气,经过精确测定,用该方法测得的氮气密度数值应与上述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填“I”“II”)的更接近。

【答案】水蒸气(或H2O 铜(或红磷) 检查装置气密性 NaNO2NH4CI反应放热,可提供自身反应所需要的温度 1.2444 空气中含有少量密度比氮气大的物质,如稀有气体等没有被除去 CD AC

【解析】

方法I
1)将清新洁净的空气通过NaOH溶液可以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再通过浓硫酸可以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或H2O);

2)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可将气体通过能与氧气反应的物质且产物为固体,例如红磷、铜等,所以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实验步骤

解释或结论

1)将清新洁净的空气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通过浓硫酸的 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或H2O)。

2)将气体通过能与氧气反应的物质(提示:反应不能生成新的气体)

一种能用于除去氧气的物质是铜(或红磷)

3)收集剩余气体,并测定该气体的密度。

密度: 1.2572g/L

方法Ⅱ:

用亚硝酸钠(NaNO2)和氯化铵(NH4Cl)反应制取氮气,同时还生成了氯化钠和一种常见的液态物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水的物理性质可知,该液态物质是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1)为了实验结果准确,有气体参与的实验,对装置首先进行气密性检查;

2)酒精灯加热供给反应开始所需的热量后,NaNO2NH4CI反应放热,可提供自身反应所需要的温度;

3)生成氮气体积=100mL-10mL=90mL=0.09L

设生成氮气质量为x

x=0.112g

实验中生成的氮气的密度=

解释与结论:

根据题目信息,气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气体密度越大,空气中比氮气密度大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二氧化碳被吸收除去,所以只有稀有气体可以影响氮气的密度的增大。瑞利(Rayleigh)发现,采用方法Ⅰ得到的氮气在相同条件下比其他方法得到的纯氮气密度总是偏大0.5%~ 0.6%。若实验设计与操作均无错误,且氮气已完全干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空气中含有少量密度比氮气大的物质,如稀有气体等没有被除去;

反思与评价:

1)连接导管,联通内部的压强,可以保证液体顺利留下,避免压差导致液体流通不畅;避免饱和NaNO2溶液加入烧瓶后,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使测得的N2体积更准确。故选CD

2A、化学学习中要以事实说话,抱有严谨的科学精神,同时对发现的不同现象敢于提出疑问,持有敢于批判的精神,故A正确;

B、缺乏毅力,不能保持刻度求真的态度,不符合学习的精神,故B错误;

C、善于抓住细小,细节决定成败,故C正确;

D、面对疑问要敢于质疑,不得人云亦云,权威不一定正确,故D错误。故选AC

3)在实验室中,我们也可将氨气通过炽热的装有氧化铜的硬质玻璃管,生成铜、氮气和水蒸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利用化学反应制备氮气,没有稀有气体存在。若实验操作正确,除去水蒸气,经过精确测定,用该方法测得的氮气密度数值应与上述方法II的更接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李明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按要求填写下列实验现象及其结论。

探究步骤: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石蜡放 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着时:①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说明此处温度最高。

②用干冷的烧杯罩于火焰上方,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熄灭后:吹灭蜡烛, 观察到一缕白烟。

结论:蜡烛燃烧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燃着的蜡烛在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

李明同学对此很感兴趣,提出了如下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①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②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③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验证]

1)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是_____________ (填序号, 下同) 此实验 能否得出正确结论? 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发现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_____________

3)熄灭蜡烛,并立即用燃着的木条伸到白烟处(不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点燃,这说明白烟可燃,为假设________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