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核电荷数为1﹣18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周期 | 1H | 2He | |||||||
第二周期 | 3Li | 4Be | 5B | 6C | 7N | 8O | 9F | 10Ne | |
第三周期 | 11Na | 12Mg | 13Al | 14Si | 15P | 16S | 17Cl | 18Ar | |
(1)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选填序号)
A质子数不同 B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2)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____;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_____.
(3)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_____元素过渡到_____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4)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个:阳离子_____,阴离子_____.
【答案】A 核外电子层数都是3 从左至右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等 金属 非金属 Na+(或Mg2+或Al3+) O2﹣(或F﹣)
【解析】
(1)根据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
(2)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核外电子层数都是3;从左至右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等;
(3)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金属元素过渡到非金属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4)氖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钠离子、镁离子、铝离子属于阳离子,氧离子、氟离子属于阴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均与氖原子相同;离子符号分别是Na+(或Mg2+或Al3+)、O2﹣(或F﹣)。
【题目】纯碱(主要成分为碳酸钠)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某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称取了某品牌纯碱样品12g进行了以下实验:将样品置于烧杯中,取50g此稀盐酸分五次加入其中,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
加入稀盐酸质量/ | 10 | 10 | 10 | 10 | 10 |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 | 20.9 | 29.8 | 47.6 | 57.6 |
试计算:
(1)表中a的值为______。
(2)实验中产生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______。
(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题目】某化学实验小组在做“从 NaCl 和Na2CO3的混合物中提纯 NaCl”的实验。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利用两物质化学性质的差异,可采用如下化学方法来提纯。
(1)如图 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由于BaCl2溶液的用量不易控制,会使溶液 b 的溶质有多种情况,导致蒸发后得到的固体可能不纯。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对溶液 b 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作出猜想)猜想一:NaCl、BaCl2
猜想二:NaCl
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方案)经讨论,大家认为只用一种试剂就能作出判断.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溶液 b 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___。 | 若_______ | 猜想一正确 |
若_______ | 猜想二正确 | |
若_______ | 猜想三正确 |
各组依据上述设计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了反应后溶质的确有三种情况。
(3)(反思评价)大家认为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都可以实现物质的提纯。用化学方法提纯还要考虑到______对提纯效果的影响。
(4)(拓展提升)老师说:“合理选择试剂,用化学方法可以从 NaCl 和Na2CO3的混合物中提纯NaCl,方法是向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经蒸发结晶就能得到 NaCl。
【题目】请从A~D中任选三个实验作答,若均做答,按前三个计分。如下图,在一只集气瓶(或广口瓶)中进行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序号 | 步骤 | 问题 |
A | ①收集一瓶氧气②伸入燃着的木炭③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 | 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 |
B | ①收集二氧化碳②倒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③…… | 该实验探究CO2能否与NaOH反应,步骤③的操作是______。 |
C | ①倒入10%的H2O2溶液②伸入带火星的木条③加入少量MnO2 | 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 |
D | ① 放入燃着的蜡烛②放入少量碳酸钙粉末③加入适量盐酸 |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