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1)根据碳与氧气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做“木炭的燃烧”实验时,将燃烧匙的木炭引燃后,由上而下_____(填“缓慢”或“迅速”)伸入盛有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碳在氧气不足时,发生不完全燃烧,该反应是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在相同温度和相同体积的条件下,气体压强与气体分子数成正比关系。将12g碳和mg氧气放入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相同温度下,测得反应前后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分别为P1P2.如果P1P2,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

2)已知某混合气体由H2COCO2三种气体组成。为验证该混合气体成分,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经过讨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根据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C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

仅根据D装置中黑色粉未变红这一现象,能否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CO?请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

小丁根据装置E中出现白色硫酸铜粉未变成蓝色的实验现象,得岀该混合气体中有氢气存在的结论。你认为结论是否可靠?若可靠,请说明理由;若不可靠,请对图1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见。_____

【答案】缓慢 放热 16m32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B装置完全吸收 不能,这是因为加热条件下氢气也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 不可靠,这是因为气体通过C装置会带出水蒸气;改进方法:在CD装置之间增加干燥装置

【解析】

1)①做“木炭的燃烧”实验时,将燃烧匙的木炭引燃后,由上而下缓慢伸入盛有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以防止氧气受热膨胀过多逸出装置。

故填:缓慢。

②碳在氧气不足时,发生不完全燃烧,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故填:放热。

③如果P1P2,说明碳不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m的取值范围是16m32

故填:16m32

2)①装置C在实验中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B装置完全吸收。

故填: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B装置完全吸收。

②不能,这是因为加热条件下氢气也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D中实验现象相同。

故填:不能,这是因为加热条件下氢气也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

③不可靠,这是因为气体通过C装置会带出水蒸气;

改进方法:在CD装置之间增加干燥装置。

故填:不可靠,这是因为气体通过C装置会带出水蒸气;

改进方法:在CD装置之间增加干燥装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某实验小组想通过实验证明某燃煤烟气中含有CO2SO2

(查阅资料]1)二氧化硫能使紫红色的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二氧化碳不能。

2)二氧化硫能和可溶性碱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盐。

3CaSO3难溶于水;Na2SO3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

(实验验证]将燃煤烟气通过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SO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反应方程式为: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X,则X的化学式是_____;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装置A溶液褪色,装置B溶液不褪色,装置C中出现_____,则烟气中含有SO2CO2

3)如图装置B中用了过量的浓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则说明_____;燃煤烟气中可能还含有_____气体,所以实验中最后要进行尾气处理。

(继续探究)工业上常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等作为吸收剂,对燃煤烟气进行脱硫处理,实验小组想利用传感器再探究它们对燃煤烟气的吸收情况,实验步骤如下:

I.如图M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两瓶250mL的烧瓶内收满燃煤烟气,贴上标签瓶,对应注射器内分别装有85mL的饱和石灰水、85mL40%的氢氧化钠溶液;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器。

Ⅱ.打开止水夹,两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85mL的液体注入各自烧瓶中,立即关闭止水夹。

Ⅲ.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观察到传感器定量实时地传回烧瓶内气压变化形成的图象情况如图N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4)导致曲线CD段气压急速减小的操作是_____曲线中反应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曲线和曲线差异较大的原因_____,由此得出结论:吸收燃煤烟气较合适的是_____。(填字母编号:A.氢氧化钠溶液、B氢氧化钙溶液)。

(提出新问题)

实验后的废液处理问题:

若瓶装置实验后,所得溶液中还含有氢氧化钠,则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中。为探究瓶装置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是否还含有氢氧化钠,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探究:

5)将瓶装置实验后所得溶液倒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目的是_____;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若观察到现象是_____,则还含有氢氧化钠,再处理至中性后再倒入下水道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