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实验室中利用长柄V型管对课本实验进行改进。
(1)碳酸氢铵热分解及其产物检测
①乙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碳酸氢铵固体消失,无水硫酸铜变蓝(资料:无水硫酸铜呈白色,遇水后呈蓝色)、浸有酚酞试液的棉球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实验的现象可知,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比甲,乙两实验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
A甲实验会产生较大污染,实验过程没有乙实验环保
B甲实验根据“固体消失”,能说明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C乙实验更有利于同学们分析“固体消失”的原因
(2)探究微粒的性质
①如丙装置所示。先在B处放浸透无色酚试液的长纸条,后住V形璃管A处加试剂X,观察到B处白色滤纸条变红,则试剂X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②若另取一相同的V形玻璃管(含相同的实验药品和用品),在A处稍加热,在更短的时间内可观察到上述现象,请从微观角度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O2(或二氧化碳) B 浓氨水 温度升高,微粒运动速度加快
【解析】
(1)①由“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生成了CO2(或二氧化碳);
②A、甲实验生成的物质全部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而乙实验装置相对封闭,被酚酞试液、澄清石灰水吸收后扩散到空气中的物质相对较少,因此甲实验不如乙实验环保,故A正确;
B、只根据甲实验“固体消失”这一现象,不能验证碳酸氢铵发生了分解,也可能是碳酸氢铵升华导致的消失,故B错误;
C、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反应生成了水,浸有酚酞试液的棉球变红,说明反应生成了氨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因此乙实验有利于学生分析“固体消失”的原因,故C正确。故填:B。
(2)①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滤纸条从左到右逐渐变红,说明有碱性的物质,并且试剂X具有挥发性,所以可以是浓氨水;
②由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在A处稍加热,在更短的时间内可观察到现象,说明温度升高,微粒运动速度加快。
【题目】某化工厂为综合利用FeSO4,设计了以下工艺流程:
煅烧炉1中发生的部分化学反应有:FeCO3FeO + CO2↑,C +CO22CO
(1)煤粉、H2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是重要的能源,煤燃烧主要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能,氢氧燃料电池可以将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2)X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循环利用X的优点是_______。
(3)下列金属能从FeSO4溶液中置换出Fe的是_______。
aCu bZn cAg
(4)实验室模拟操作a的过程是蒸发浓缩、________、过滤干燥。
(5)请设计实验证明(NH4)2SO4是铵态氮肥: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___ | _________ | 样品为铵态氮肥 |